和英關懷系列生命教育內涵分析(Ⅰ) 

本章將就和英關懷系列繪本共十三本中所蘊含之生命教育內涵加以深入闡釋。繪本中的
主題,係指書中所隱含傳遞的訊息,是支配整個故事的主要意義,通常一本書裡除了主要主題外,也常含有許多次主題(Nodelman,1992/2000; Russell, 1994; Tomlinson & 
Lynch-Brown, 1996)。因此同一本繪本裡可能包含一個以上的生命教育內涵,研究者將於探討過程中,以繪本中的生命教育內涵為主要分析的面向,將有關之繪本在同一節中一併提出來討論。 


由前述學者(林繼偉,2003;黃德祥,2000)對於生命教育內涵的研究中可發現,其皆是以「人」為主軸,關心個人與自我、社會及他人、自然與宇宙等不同面向之間的關係以及其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章將以此套繪本中之主題,與生命教育中四大方向之內涵來與之比對,共分為兩章,第三章中分別對於關懷系列裡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環境大自然的關係及人與宇宙的關係加以討論;第四章則以專章對於關懷系列中人與社會及他人的關係此部分加以深入探討。


研究者先就以上四方向生命教育內涵將各繪本的中心主題與次主題加以分類,整理成如下表格,並綜合討論之。

 

 

第一節 個人與自我的關係
本章第一節中,主要是在探討人與自己的關係,包括身心靈的自我概念、自我悅納、自我實現等(林繼偉等,2003)。生命教育此部分內涵意在教導學生認識自我,找出真我,而且要協助學生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黃德祥,2000)。


和英關懷系列裡,《緋紅樹》、《再見,愛瑪奶奶》、《開往遠方的列車》三本繪本之主題是屬於生命教育中個人與自己的關係之內涵,其中包括憂鬱症與自我概念、臨終關懷、自我實現與自我認同等主題,以下將對此四本書中相關的部分進行詳細的探討與討論。
  
一、憂鬱症與自我概念一《緋紅樹》

這是一篇述說憂鬱症小女孩的故事,全書瀰漫一股濃濃的哀傷氣息,每個頁面的文字均
以中英對照的形式呈現,中文部分是由余光中先生所翻譯,其極富詩情的文字,更使全書增添些許愁緒。作者以複雜的拼貼與潑墨美術技法,傳達給讀者強烈的視覺訊息,使得讀者每翻開新的一頁時,就能於當下理會其中的含意。文字短而簡潔,提供讀者一個解讀畫面的途徑,透過文字,讀者更能深切體會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故事首頁,昏暗的房間裡,一位面容憂愁的小女孩從床上醒來,看見枯黑的葉子從天空
飄落,毫無緣由的,憂愁像面沒有出口的牆般,將小女孩緊緊環繞:「有時候一天開始,什麼都沒有指望。」(p.2)「事情是越來越糟」(p.4)


簡短的兩行字句說明小女孩絕望的心情。一般人感覺最有希望活力的早晨,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仍然如黑濛濛的夜晚般,透不進一絲曙光。接著,畫面中落下更多枯黑的葉子,無止盡就快要將房間淹沒,小女孩倉皇的逃出房間,也代表著她想掙脫黑色憂鬱的心情。離開房間,來到人來人往的大街上,陽光灑在行人身上,唯獨小女孩還是被陰影籠罩,女孩上方,是一條流著淚的張嘴大魚,與她傷心欲吶喊出來的心境互為呼應。


場景轉換到狂風暴雨的海邊,好似訴說著女孩的心裡並不平靜。她套上宛如外星人的面具,瑟縮的蹲坐在窄口大瓶裡,刻意封閉自己:「誰也不明白為什麼」(p. 8)描寫著女孩的無力感,沒有人可以告訴她感到憂鬱的原因,彷彿她就像個外星人般,也沒有人可以真正瞭解她的感受。Rowe(1983;引自羅聿廷,2002)將憂鬱(depression)比喻為:「憂鬱如同監獄,而妳自己既是其中受苦的囚犯,亦是殘酷的獄卒。」這句話點出憂鬱患者平常不快樂且孤立的面向。《緋紅樹》於此則如實的描繪出憂鬱症患者此種面向。


世界並沒有因為小女孩一個人的憂鬱而停止了運轉:「這世界成了聾掉的機器」(p. 9),敘述每個人生活的步調與節奏一如往常,沒有人聽見女孩心中的低喊;沒有人因為瞧見女孩哀傷的表情而停下腳步,女孩感到徬徨無助又孤單寂寞。


胡嘉琪(1999)便曾指出憂鬱狀態下個體與人際環境間的疏離狀態,包括個體刻意隱藏自己,從人群中退縮;並且對人或環境抱持負向態度,無法信任或接納他人;同時對人冷漠、感覺無法被瞭解或被肯定。在這樣孤立的狀態下,更深刻地感覺到孤單寂寞。此繪本中,真實的反映出憂鬱患者在人際上的疏離與孤立孤單感。疏離與憂鬱兩者其實息息相關。當個體無法與環境有適當互動,又無法為自己生命賦予存在於世的意義時,就被一種與世隔離的孤立感、無力感與無規範感所包圍。


當憂鬱的情緒如海浪波動翻湧席捲而來時,常是突如其然的出現:「毫無意義,不講道理」(p. 11)即在形容憂鬱症患者不可預測與無法防備的發病時間。憂鬱來臨時,女孩唯一能做的只有站立原地,等待情緒浪潮的退去,靜待憂鬱的陰霾過去,但是就如書裡所畫一圈圈的蝸牛殼一般,女孩蹲坐在殼上,就像陷入永無止盡的迴圈,憂鬱是種不斷循環的歷程,看不見出口:「有時候你等阿等阿等阿……可是什麼也不會發生」(p. 13)。總在以為陰鬱要過去,要痊癒之時,憂鬱的惡魔又無聲無息的反咬人一口,痛徹心扉外,真令人感到無比的洩氣。


當捲入憂鬱的浪潮時,憂鬱症者常會認為所有的危險以及不好的事情都會同時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所有的煩惱一起上身」(p. 15)即是在描寫這種全然悲觀與極端的想法。此時的畫面是小女孩獨身搭乘著小船,在代表著「煩惱」情緒的大海裡載浮載沈,波濤洶湧的巨浪,絲毫沒有減輕的趨勢,小船驚險的穿梭行駛在巨大油輪的縫隙中,稍不留意,將會粉身碎骨,令人感受到憂鬱症者身處憂鬱情緒時的恐怖危機感。


接著畫面出現一扇大窗,從窗戶看出去是一隻代表著無限希望與自由的鮮黃大鳥,周圍環繞著五彩繽紛的蝴蝶翩翩飛舞著,然而,女孩卻被隔在窗戶的另一頭,窗戶上了個大鎖,鎖上頭寫著「regret」一字,暗示著女孩心理的嘆憾。她趴在窗上,嚮往的看著窗外的自由與希望,看似接近,卻又如此遙不可及,像是永遠觸碰不著的海市蜃樓;機械怪獸矗立在消沈冰冷的城市中,小女孩手中拿著骰子,代表著其猶豫迷惘的心,不知該何去何從,似乎不管往哪裡前進,都會遭遇險阻與困難:「美妙的事情都被你錯過」(p.17)、「厄運呢你卻休想躲過」(p.20)兩句簡短的字句,卻已充分表達了憂鬱症者時常感覺毫無希望,以及對人事物全然負面想法的典型思考模式。


Beck(1976,引自羅聿廷,2002)的憂鬱認知模式認為憂鬱症患者常以負向的訊息處理解釋,造成對自己、世界環境、未來的負向認知取向,促使自己陷入悲傷、無助、失落的情緒反應。《緋紅樹》於以上段落中,對於憂鬱症者凡事都只看負面的那一面,從不考慮事情還有其他可能的零合思想均有細膩的描寫。


憂鬱症者,最常自問的問題即是我到底該怎麼做?我到底該怎麼辦:「有時,你根本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p.21)、「不知道你該做什麼樣的人」(p.23)、「不知道自己啊身在何處」(p.25)三句文字在表達憂鬱症者求助無門的心情,以及其深深的挫敗感。胡嘉琪(1999)研究女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憂鬱經驗的研究發現,憂鬱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做什麼的無力感,以及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自己的無助感,而這也連帶覺得事情不會發生改變的無望感。畫面中的小女孩一個人站在舞台上,面對底下黑壓壓看不見表情的群眾,顯得手足無措;女孩孤獨面對著牆角,獨自面對另一個隱藏而陌生的自己,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接著畫面轉到山邊,小女孩坐在蜿蜒曲折的山徑旁,看不見前面的道路,瞧不見道路的盡頭。要如何做,才是對的;要怎麼做,才能讓別人瞭解我;為什麼我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與行為。憂鬱症者的無助心聲在短短三段文字中表露無遺。


最後畫面回到女孩幽暗的房間裡,短暫的一天時光,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常似一光年一樣漫長:「這一天的下場糟的像起頭」(p. 27)因為憂鬱病魔的糾纏不休,不論是白天或黑夜,只要他們清醒著的每一刻鐘,都像是一種折磨般令其難以忍受。


一天即將結束之際,在萬念俱灰的心情下,小女孩帶著疲憊的身心回到熟悉的房間,她悄悄探頭進門,卻發現小小的緋紅樹葉佇立在房間中間,慢慢長成一棵有著茂密紅葉的緋紅樹:「可是突然間那東西,就在你眼前出現,亮麗而又耀眼,悄悄地等著」「正如你夢想的那樣」(p.28)亮麗鮮豔的紅色替全書帶來一絲活力及生氣,小女孩的臉上,終於露出淺淺的笑容。


細看之下,細心的讀者應可以發現,在每一幅暗沈顏色的插畫中,都可以在邊邊角角的地方找到紅色葉子的蹤跡,紅色葉子代表著是憂鬱症患者一線的希望,一絲的曙光。作者除了想藉由此書讓更多人能瞭解體會憂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外,更帶著一個更重要的訊息,即是不論情況如何糟糕,情勢多麼低迷,憂鬱症患者都不應放棄希望,而需要更為堅強勇敢的面對。


近幾年來,憂鬱症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如一位隱形殺手般,來無影去無蹤,在病患不注意時出現狠咬幾口,常令其無法掌握而感到痛苦自殺。而越來越多兒童憂鬱症、青年憂鬱症病例的出現,喚起了大眾對於這位隱形殺手的注意與重視。「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指標,兒童可能只是活動力突然減弱或遲鈍、常常坐著發呆、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突然不安而哭泣等特徵(行政院衛生署等,2003),加上兒童有時無法直接描述自己的心情,因此常令成人疏忽了其情緒與行為的改變,而延誤了病情的治療時機。如此,不僅對憂鬱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


生命教育於個人與自己關係此部分內涵中,希望能讓孩童對於自我概念有所瞭解,並進而能達到自我悅納、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由上可以理解兒童憂鬱症對於兒童自我價值、自我概念與自我認同所產生種種負面影響。自我概念的形成,除了對自我的缺點、能力、外貌、情感、地位、潛能、價值及歸屬等的自我認識之外。其也在個人與別人互動時又重新塑造了自我概念或加強原有的概念。所以自我概念係透過社會化過程逐漸形成,並經由經驗的累積過程中再度確信肯定(胡中宜,2002)。


憂鬱症孩童與青年對於自我的概念常會因病情的發生而無法如常人般瞭解自己的定位、角色,更因無法與四周人正常互動,不能坦然面對社會的眼光,產生非正向的自我概念。當孩童產生非正向的自我概念,即為負向的自我概念時,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胡中宜,2002)。


而不僅是兒童,越來越多的青年於升學、家庭環境種種壓力下,患了憂鬱症,最後踏上自殺結束生命一途,也均令人感到心痛與惋惜。洪蘭女士(2004b)曾表示台灣的憂鬱症患者年紀已降到了十三歲,自殺已躍升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個原因,遠超過意外死亡。因此,憂鬱症該如何預防與治療,無疑是現今生命教育應注意的重要課題之一,其也應將重點置於如何訓練孩童發展自尊,以及如何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上。


在憂鬱症的預防上,教師可以常鼓勵學生學習將不滿、憤怒及許多負向的情緒以適當途徑與方法宣洩出來,情緒壓力的累積壓抑,常是造成憂鬱症的一大緣由。在孩子的小學階段,教師重點應該是透過情感與情緒來教學,教導學生開始能夠建設性的引導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支配他。當一個人肯承認負面情緒時,就有能力去改變這些情緒;將負面情緒表達出來,才能夠排除這些情緒。


《緋紅樹》是國內唯一有關憂鬱症題材的繪本,書裡不僅圖畫將憂鬱症患者的心境描摹得十分真實出色,其簡短的文字也精準表達了憂鬱症患者常感到的無以言喻情緒,讓旁人能經由閱讀此書後此更為瞭解憂鬱症患者的痛苦感受,對於身旁有憂鬱症親友的人,無疑是一大幫助;對於許多在教職現場的教師也十分有價值,不僅可讓其更瞭解憂鬱症孩童的心理、讓有上述類似症狀的孩童閱讀後幫助其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之外,也可讓孩子閱讀之後能夠理解憂鬱症病患或周遭有憂鬱傾向同儕的痛苦處境,瞭解其並非是經常故意毫無緣由的哭泣、憤怒與敵對,而是因為憂鬱症者的腦子生了病,心理有了困擾才造成的。使孩子培養對弱勢族群與身體病弱他人的同理心,也是此本書於生命教育裡所帶來相當重要的功能之一。

 

 

二、自我實現、臨終照護一《再見,愛瑪奶奶》

此本書描述的是愛瑪奶奶從被告知得了癌症(多發性骨髓腫瘤)直到她死去的真實歷程。作者透過她的愛貓「小星星」的眼光與角度來呈現整個故事。相機的鏡頭捕捉了貓所見到的愛瑪奶奶,在死神逐漸逼近的這段日子裡,如實的紀錄著愛瑪奶奶的身體變化。讀者光是看著照片,就能清楚的曉得,愛瑪奶奶正一天比一天的虛弱。不過,她仍照自己的方式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維持了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尊嚴。 


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自從12年前她的丈夫過世之後,她一直都與她的女兒佩特、女婿
安都及孫子布來昂住在一起,直到某日,愛瑪奶奶發現自己患了癌症,來日無多:

有一天,醫生告訴愛瑪奶奶,她得了「多發性骨髓腫瘤症」(血癌)。這種細胞會妨礙身體製造血液,讓人全身無力、呼吸困難及容易出血。(p. 8)

愛瑪奶奶先請家人幫她查閱相關的資料,在親自與醫生討論過後,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病再也治不好了。於是愛瑪奶奶說:「我的生命,大概就只剩下一年,不開始準備不行了。」(p. 9)
  
自從愛瑪奶奶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後,她開始有記畫的著手進行許多事情,希望在臨走前能完成自己的願望與夢想:
  
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開始著手寫他們的家族史。「如果我不寫下來,大家就會忘了這段歷史。」(p.11)

奶奶開始寫信給每一個人。「布來昂,好好用功,以後要當一名好老師喔!」「佩特,謝謝妳一直照顧我。」(p.40)
  
她也安排和許多久違的親友見面擁抱,大家都把握最後一段的時間來見她最後一面:「愛瑪奶奶住在遠方的弟弟,特地跑來和她見最後一面。」(p.21)、「她的女兒親戚也都陸陸續續來看她。」(p.22)


奶奶除了整理家族相片、撰寫自己的家族史;她更盡力的維持未發病前的生活模式:  
即使知道自己生病了,愛瑪奶奶還是希望她可以像平常一樣生活。禮拜天早上,像往常一樣去參加老人俱樂部的早餐會。(p.12)


奶奶最喜歡整理庭院裡的花花草草。(p.13)
  
愛瑪奶奶不讓自己因為生病就滿臉病容的出門,因此外出前她必定好好的打理自己一番,維持儀容的整齊:「出門前,她絕對不會忘記化妝。」(p.12)、「即使生病,奶奶每天晚上還是要保養自己的皮膚。」(p.26)


當愛瑪奶奶病情加重而屢次進出醫院時,她自主的決定在「拒絕心肺復甦術」(拒絕急救)的同意書上簽名,她認為生命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生命裡能否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要活得快快樂樂的,一直到我死了為止。(p.12)

「我已經活的夠久了,所以,最後我想安安靜靜的死去。」她在一份資料上面簽名,
這份資料,是由病人事先聲明,當病情惡化到失去意識時,希望醫生不要在他們身上插上許多管子,藉以延長活命的時間。(p.17)

雖然愛瑪奶奶的身體狀況愈來愈虛弱,她看起來卻一點都不悲傷也不害怕,因為她已經
完成了所有想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遺憾,因此她說:

在我的人生當中,現在可以說是最幸福的階段。過去種種的失敗和痛苦,現在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而且我現在也能對以前的朋友釋懷了,因為,我終於曉得,為什麼那個時候,他非要那麼做不可……。(p. 33)
  
有一天,奶奶的鼻血流個不停。可是,她卻不肯去醫院,她知道自己時候已到,是該走
的時候了,她說:「就這樣,不必再做什麼了。」(p.44)


第二天傍晚,愛瑪奶奶靜靜的斷氣了。所有後事的處理也完全照著愛瑪奶奶的意願進行:  


奶奶的家人為她穿上她最喜歡的連身睡衣,並且從奶奶的院子摘來玫瑰,讓奶奶將它們捧在胸前。(p.49)

愛瑪奶奶的家人照著她的意思,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另外,他們還灑了很多的玫瑰花瓣。(p.52)
  
這些,都是愛瑪奶奶往自我實現道路上所做的種種計畫與努力,她積極的準備自己的離去,和親人溝通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見到了想見的至親好友,和眾親友告別此世,相約來生再見。最終,在愛瑪奶奶生命的最後時光裡,她完成了所有的心願,沒有後悔遺憾而是帶著幸福滿足離開人間。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指的則是充分的發展自我、充實自我、實踐自我;即
為接納且表露自我的內在本質,實現天生的潛能和秉賦,充分發揮自己的功能,善盡人的本性與自己的獨特性,以求盡善盡美,篤實光輝的境地。並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的狀態(陳福濱,2001);馬斯洛(Maslaw, 1968;引自詹秀美,1995)的自我實現論也提及,自我實現指一個人追求實現自我、充分發揮潛能的需求或傾向,也是一個人追求較高層次之心理成熟的動機。它是一個人追求內在統整的持續動機。

愛瑪奶奶從發現癌症到死亡,不但不自怨自艾,反而更加積極的去從事平日喜歡做的事,參與平日喜歡的活動,利用時間完成所有自己想達成的夢想,不論治療的方式、地點甚至一切後事的處理均依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她有主見,不害怕,勇敢樂觀的面對眼前的困境,超越自己身體病痛的限制與極限,充分發揮自己堅強的精神與無限的潛能,使得她最後能無悔無憾的離開人世,豈不也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歷程呢。

在生命教育的個人與自我的內涵裡,自我實現是其中一個探討的主題,希望教師能夠教導學生們實現自我。在《再見,愛瑪奶奶》的這本繪本中,除了談論到生死的議題之外,研究者還看到了愛瑪奶奶的自我實現歷程。愛瑪奶奶因此維持了自己的生命尊嚴,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於此,教師可引導學生瞭解,在每個人自己的生命中,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自主性,可以勇敢盡力的追尋達成自己的理想,安排自己的人生計畫,在有限的生命裡,發揮自己的無限潛能,讓生命顯得更有意義而不空留遺恨。然而,教師仍須提醒學生,自主千萬不能變成了自我或自傲,做許多事時,還需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想法。

《再見,愛瑪奶奶》裡也談論到臨終照護的議題,研究者曾看過一篇文章,敘述一位六十多歲,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的老先生,他的骨頭像峰窩般被癌細胞蛀蝕,每天只能像蝦米般蜷曲著身體,無法翻身。有一天他因疼痛難忍,竟從病房中跪著爬到護理站,向住院醫師跪求給予止痛藥。看到這裡,給予研究者極大的震撼與不捨,老先生以其年齡和社經地位,還要跪著向一名兒孫輩的醫師要求止痛,人格尊嚴就如被人踐踏在地上一般卑微,使人鼻酸。


與愛瑪奶奶相較之下,愛瑪奶奶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病危時不急救延續生命,並以臨終照護的方式度過癌症末期那段最後的日子,顯得令人欣慰許多:「負責安寧照顧的護士前來幫奶奶翻身。從事安寧照顧的人,主要是在幫助病人減輕疼痛。另外,就是幫助病人,讓病人在死以前,都能盡量過的舒服一些。」(p.45)


我國把嗎啡類止痛劑列為管制藥品,許多醫師深怕病人使用後上癮,因而逃避開列止痛藥。與國外相比,台灣癌症末期病人,在醫療機構裡,往往是被刻意遺忘的一群,病人只能躺在床上,毫無生活品質可言。直到近年來台灣也開始推動臨終關懷後,情況才稍見改善。 


推動臨終關懷初期產生很多的波折與困境,視死亡為禁忌話題的東方人不敢也不容易正視死亡;有些人則對臨終關懷存有迷思,甚至將其與安樂死混為一談;也有一些醫院與家屬對癌症末期臨終病患仍然送往加護病房,從鼻胃管到導尿管,各式各樣的注射與引流管,以及加諸其身的各種搶救技術,雖延長患者的呼吸、心跳等生命跡象,卻使其失去生命的尊嚴與生活品質(林丞增,2002)。


從愛瑪奶奶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瞭解病人對於自己疾病自主權的重要性,自主權包括不隱瞞病情,讓病人有時間安排自己的末期生活及後事。而國人許多傳統的習慣仍是不忍告知病人病情或是家屬本身也抗拒、否認、無法接受事實。阻撓了醫師與病人討論病情,了解各種治療方法的機會,也剝奪了病人瞭解自己身體、生命的權力(林丞增,2002)。更不用說答應癌症病人放棄治療採取臨終照護的方式面對病情。


然而,癌症末期病人因長期與癌魔抗戰而身心俱疲,其中的痛苦只有當事人能夠體會,當已確定病人進行更多的治療皆無法治癒,只是在拖延其死亡的時間時,很多的病人自己會希望放棄治療,此時,臨終關懷與照護存在的必要性就顯現了。趙可式(1999)認為「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Care)就是以反向思考,不必為了「痛苦」而解決「人」,而是為了「人」解決「痛苦」,以高品質的療護緩解癌症末期病患身、心、靈的折磨,提升生活品質,維護病患尊嚴。只有當病人的疼痛及症狀獲得控制,達到好的處理時,癌症病人才有好的生活品質可言。


在這裡,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從故事中去思考,若愛瑪奶奶是自己的親人時,他們會希望愛瑪奶奶繼續接受無效的治療延續痛苦的生命,抑或是放棄治療而能夠舒服、沒有遺憾的過完一生?經過適當的引導,相信能夠引發學生另一種不同的感受與想法。


 

 

 

 

 

 

 

 

 

 

 

 

 

 

 

 

 

 

 

 

 

 

 

 

 

 

 

 

 

 

 

 

 

 

 

 

 

 

 

 

 

 

 

 

 

 

 

 

 

 

 

 

 

 

 

 

 

 

 

 

 

 

 

 

 

 

 

 

 

 

 

 

 

 

 

 

 

 

 

三、追尋自我、自我認同一《開往遠方的列車》 

在《開往遠方的列車》這本繪本中,述說的是一個孤兒瑪莉在孤兒列車上等待認養的
故事。開往遠方的列車上,十四位孤兒等待被認養,隨著火車一站站的停駐,一位位孤兒皆陸續被人領養走時,瑪莉卻始終沒人收養。她心裡一直衷心期盼的是她會在某一個小站,看見多年前離她而去的母親來接回她。


瑪莉的母親將她留在聖克里之家的那天,承諾瑪莉在聖誕節以前會將瑪莉接回去,然而,瑪莉已經等了好幾年的聖誕節,直到瑪莉也上了開往西部的孤兒列車等待認養,她的母親依舊沒有到來:「『什麼時候?媽媽,妳什麼時候來接我?』淚水從我的臉頰滑落,黏住了羽毛。


她說:『聖誕節以前。』我已經等了好幾個聖誕節。現在,我也要去西部了。」(p.17)


在即將到達倒數第二站的「懷想站」時,一直在認養途中陪伴著他們的盧小姐安慰剩下的三位孤兒要他們一起來唱歌,嘗試著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然而,孩子們都沒有出聲,顯示出孩子小小受傷的心靈,他們不認為有人會愛自己,也不認為自己值得別人喜愛:「『孩子們,不要垂頭喪氣,我們來唱詩歌吧。』她開始唱『耶穌愛我」』我們都沒出聲,她一個人把三段歌詞唱完。」(p.24)


隨著火車一站站停駐的過程裡,瑪莉一方面不希望被認養,因為她怕她的母親將會在下一站等她;另一方面她在其他孤兒紛紛被挑選中而離開,卻沒有人想認養她的處境之下,她又感到十分難過與自卑,彷彿自己真是個沒人想要,沒人愛的孩子:
  
我心裡有一種被深深刺痛的感覺。媽媽不要我,其他人好像也不要我。我並不希望自己被挑中,因為媽媽可能就在下一站等我。但是,如果她不在那裡,怎麼辦?(p.23)

瑪莉一直自我安慰著母親一定會在下一站等待自己,告訴自己沒被挑中是件好事,因為她必須等待媽媽。此時的瑪莉,仍然堅信母親會來帶她回家,因為她必須如此才有勇氣面對下面的旅程:
  
沒關係,我對自己說。我的手指慢慢滑進口袋,摸著那根軟軟的羽毛。她會在那裡,她一定會要我。(p.7)

媽媽,我來了,等等我。(p. 8)

我看了一眼就知道媽媽不在那裡,她可能在更西邊的地方。(p.10)

等等我,媽媽!我來了!媽媽,妳不必來接我,我就要去找妳了。但是,她在哪裡呢?(p. 20)
  
在經歷一次次的失望之後,瑪莉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繼續前進,在即將到臨的車上,從盧小姐與瑪莉間的對話,以及瑪莉所表現出的反應中,可以看出瑪莉已經完全喪失了自信心,並害怕受到另一次的傷害:「盧小姐輕聲的問:『瑪莉,妳準備好了嗎?』,我縮在椅子的一角。


『還沒』我小聲的說,『還沒』」。(p.26)


令人高興的是,在最後那個稱為「遠方」的小站,有一對和藹親切的老夫婦收養了瑪莉,並送給了瑪莉一個玩具火車頭。然而自卑的瑪莉彷彿不相信真的會有人想真心收養她:「我不是你們想要的小孩,對不對?」我說,「你們想要男孩。那個火車頭有紅色的輪子和藍色的煙囪。」(p.30)


老夫婦瞭解瑪莉因為自卑而感到害怕猶疑的心情,他們不僅不生氣,反而耐心溫柔的向瑪莉解釋:
  
白太太說:「不騙妳,我們本來的確想要男孩。」白先生在一旁插嘴:「不過,我們也喜歡女孩。」(p.30)


「有時後,你最後得到的會比妳原先想要的更好。」白太太說。(p.30)
  
瑪莉將之前在媽媽頭髮上取下的白色羽毛送給了老太太,她終於不再期待媽媽出現,也瞭解了媽媽不在「遠方」,也不在其他地方等她:
  
我……我把手伸進口袋,拿出那根羽毛。當我從媽媽的頭髮上取下它的時候,它還是白色的,現在已經變黃了。我用手指撫平它。「這是我送給你們的。」「哦,謝謝你。」白太太把那根羽毛插在她的帽帶上。它插在那裡的樣子很特別,好像它屬於那裡,好像它終於找到自己的地方。(p.30)
  
故事裡,白羽毛就是瑪莉的化身,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最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歸宿。
瑪莉在老夫婦對她的愛與接納中,不但漸漸地對母親的不告而別感到釋懷,並且找到安身立命的穩定感,達到自我追尋,對於自我的價值不再如此負面,也更接近對自我的認同。


根據艾力克森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其從社會
適應的觀點,來探討一般健康人的人格發展,將人的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主張在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的任務與危機(張春興,2001)。其中,第五個階段為青年期所產生的自我認同vs.角色混亂(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的危機,正是故事中像小大人般的瑪莉所遭遇的時期。此時期是人生全程八段中最重要與關鍵的時期。


所謂自我認同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多個層面統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覺得協調一致的自我整體。這樣的心理過程,稱為認同(統合)形成(identity formation)。張春興(2001)指出一般青年人在面對自我認同時期時,常會思考的問題總離不開自己的身體樣貌、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期望與建議、過去的成敗經驗、自己目前的狀況(如學業成就與人際關係)、現實環境的條件與限制(如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對未來的展望等六個層面。將這些層面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樣的過程就是自我認同,當自我認同形成之後,個體在自我發展上即可臻於人格成熟的階段,在自我追尋上也可獲得安身立命的穩定感。


檢視以上自我認同的六個層面,故事中的瑪莉,在等待認養的過程裡,因為不出色的外貌及瘦小的身體,屢屢不受認養者的青睞;失去母親的經驗,以及母親的失信於她;與她在一起的孤兒紛紛被認養只剩下她種種的負面經驗,都令瑪莉在每個層面中得不到應有的自尊與肯定,也因此形成她的自卑與怯懦,甚至感到悲傷與絕望。無法在現實環境中得到正向的自我價值感,使得瑪莉一直無法達到自我的認同,完成自我的追尋,直至最後對瑪莉充滿愛與關懷的老夫婦收養接納了瑪莉為止。


而不只是故事裡的瑪莉而已,艾力克森認為,對青年的自我成長而言,認同形成本是一種挑戰,無論對求學或就業的青年來說,都是很困難的。正因為自我認同不易,所以很多青年人不能化解此一時期的發展危機,此時將會傾向角色混亂的一端,阻礙其以後的人格發展,因此不得輕忽其重要性(張春興,2001)。多數人在青年期(甚至很多成年人),都不能順利無阻的達到此境界。正因如此,或多或少的自我認同危機,對一般青年人來說是無法避免的。這也是現在社會中青年問題特別嚴重的主要原因。


此理論從個體本身在自我發展時所產生的心理困境著眼,希望我們在教育新生代面對各時期人生的逆境時,能夠使其善於適應危機從而提升其自我發展的能力。郭靜晃(2002)曾表示心理學中所謂「自我價值」與「自尊」簡單來說就是你是如何看待自己,你就會變成你所想像中的那個自己,換句話說唯有愛自己,生命才有光彩。孤兒瑪莉在一次次經歷失望挫折之後,自卑的心態應然而生,她認為自己是個沒有人要,沒有人愛的孩子,她也隨之變成怯懦又沒有自信。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L. Tolstoy 1828─1910)告訴我們:「自信是生命的力量」。英國小說家毛姆(W.S. Maugham 1874─1965)也告訴世人:「自信心與自尊心相輔相成,沒有自尊心的人,他決不會有自信心。」自我尊重(self-esteem)即是肯定自己、看重自己,不自怨自卑,不喪失信心,並能尊重自我;越能自我尊重的人,越能具有自信心(self-confidence)以及肯定自我價值。除此,自信的建立,尚須做到自我肯定(self-assertion)與自我認同(self-identity)。(引自陳福濱,2001)。


由此可以瞭解,教師應要適時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自我肯定與認同,並懂得自我尊重;教導學生明白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永遠要對自己存有信心,對未來抱持著希望。使其明瞭人生之路途漫長,卻也不總是順遂,當遭遇難關時,不去逃避而應勇敢堅強的面對。教師在學生閱讀完故事後,引導在幸福中的孩子懂得惜福感恩,珍惜現下所擁有的;在困頓中的孩子打起精神勇氣,瞭解夢想不會永遠在遙不可及的「遠方」,抱持著希望,理想的列車終有一天會開到實現的終站。 
  
在個人與自我關係的這部分生命教育內涵中,意在教導學生認識自我,找出真我,而且要協助學生發展潛能,實現自我。《緋紅樹》簡短的文句卻讓讀者充分體會憂鬱症患者身不由己的內心世界,以及憂鬱症者往往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格外需要周圍的人給予真心的接納與支持。教師對於兒童憂鬱症的預防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適當宣洩情緒是此部分生命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再見,愛瑪奶奶》希望藉著愛瑪奶奶臨終前真實的自我實現歷程,讓讀者瞭解於有限的生命當中,更要提早做好生涯規劃,勇敢盡力的達成自己的理想,發揮自己的無限潛能,讓生命顯得更有意義。而對於癌症病人的臨終照護與關懷也是此書欲傳達的理念之一;《開往遠方的列車》讓讀者藉由孤兒瑪莉的故事明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論在人生的路途中遭遇任何困頓挫折,都不應看輕自我的價值,永遠都應對自己抱持信心與希望。

     

 

 

 

 

 

 

 

 

 

 

 

 

 

 

 

 

 

 

 

 

 

 

 

 

 

 

 

 

 

 

 

 

 

 

 

 

 

 

 

 

 

 

 

 

 

 

 

 

 

 

 

 

 

 

 

 

 

 

 

 

 

 

 

 

 

 

 

 

 

 

 

 

 

 

 

 

 

 

 

 

 

 

 

 

 

 

 

 

 

 

 

 

 

 

 

 

 

 

 

 

 

 

 

 

 

 

 

 

 

 

 

 

 

 

 

 

 

 

 

 

 

 

 

 

 

 

 

 

 

 

 

 

 

 

 

 

 

 

 

 

 

 

 

 

 

 

 

 

 

 

 

 

 

 

 

 

 

 

 

 

 

 

 

 

 

 

 

 

 

 

 

 

 

 

 

 

 

 

 

 

 

 

 

 

 

 

 

 

 

 

 

 

 

 

 

 

 

 

 

 

 

 

 

 

 

 

 

 

 

 

 

 

 

 

 

 

 

 

 

 

 

 

 

 

 

 

 

 

 

 

 

 

 

 

 

 

 

 

 

 

 

 

 

 

 

 

 

 

 

 

 

 

 

 

 

 

 

 

 

 

 

 

 

 

 

 

 

 

 

 

 

 

 

 

 

 

 

 

 

 

 

 

 

 

 

 

 

 

 

 

 

 

 

 

 

 

 

 

 

 

 

 

 

 

 

 

 

 

 

 

 

 

 

 

 

第二節 個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


第二節主要是在探討個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包括環保、資源、科技等(林繼偉等,2003)。生命教育此部分內涵意在教導學生民胞物與的胸懷,去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及大自然的節奏與規律性,使人類有機會去親近生命、關懷生命,以維持一個永續、平衡的自然生態。並且教導學生調和小生命與大生命價值的衝突,珍惜生存環境,實踐保護地球守則。(黃德祥,2000)。


和英關懷系列裡,《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發現小錫兵》、《流浪狗之歌》三本繪本均沒有文字,一般讀者早已從無字書中理解接受圖畫是一種能傳達各種訊息的語言這個事實,因此,研究者將完全藉助其中圖畫的部分加以詮釋討論書中包含之生命教育內涵。張子樟(2004)也表示部份繪本屬於「無字」(wordless)作品。詮釋這類作品時,當然必須完全借助「圖」來詮釋。詮釋者必須仔細「閱讀」圖面,揣摩作者企圖表達之意涵,以自己逐頁閱讀的過程來加以詮釋。


三本繪本之主題皆是屬於生命教育中個人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之內涵,其中包括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文明資源的浪費、以及流浪狗等主題。以下將對此三本書中相關的部分進行詳細的探討與討論。
  
一、生態環境的破壞一《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


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是由七張大開圖片所組成。作者由同一角度取景,以三
年的間隔時間,記錄一個小鄉村從1953年5月6日到1972年10月3日二十年間的變化。讀
者從一開始在看到房子後面的鐵軌時,即能感覺似乎有什麼正準備悄悄改變看似安詳的鄉村,廢棄的空鐵罐也似乎存在著某種暗示。


從封面開始,讀者就像是一個旅客,坐著火車,跟著作者緩緩進入了春天的德國小鎮Gullen,似是黃昏時分,眼前景色如畫。然而在此同時,現代文明也悄悄隨之侵入。讀者目睹了小鎮在二十年間的變遷,從戰後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到四年的間隔,春、夏、秋、冬四季的輪替 , 以及一個星期的順序替換,好像暗示著這二十年的變化恍如一星期般迅速。而將第一張圖畫與最後一張加以比對,竟然看不出有任何相同之處,可見得小鎮經過了短短二十年都市化發展之後,原有的自然環境與景觀都已消失殆盡。


從豐富的圖畫細節當中,可以看到作者不僅畫出了自然環境、人文景觀、交通工貝等等的改變,也畫出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尤其是孩子的童年生活。作者在每一張圖畫裡都安排了小孩的角色,也看到了環境的這些變化對小孩的影響。小孩逐漸失去可以玩紙船、可以游泳的的池塘,失去放風箏的草地,失去騎腳踏車的鄉間小徑,最後小孩失去於日常生活中親近大自然和動植物的機會。在第七張偌大的空間裡,在人行道騎滑板車的小孩,似乎正被穿制服的大人告誡禁止。小孩只剩一處小小的人造沙坑可以玩耍或在旁邊的百貨商場中找尋玩具。而原先在自然環境中悠遊自在、學習成長的孩子,被關進了用玻璃和牆壁隔離開的教室中,上各樣的課程。


大人們也變得不一樣了,原先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關係,演變成高速公路上的爭先恐後,公路上還留有車禍發生後,粉筆所描出的出事現場;原本友好親密的鄰居,也變得冷漠疏離;悠閒自在的鄉間生活,步調變得快速緊湊。各式的動物,也漸漸地消失在場景裡,在每個頁面裡都出現的白貓,從原來在鄉間小路散步的情景,演變到最後預備穿過高速公路的驚險畫面,但顯然躲不過急駛而來的車子。 


當然,最明顯的改變是自然環境,始終屹立在畫面正中央的樹木,依舊抵擋不了公路建築的需要而被鋸倒、小溪池塘被填平、稻田與農作物的消失,人工草皮取代了自然草原,環境中不再有季節變化的訊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遠。而人文景觀也隨著工廠的建立、制式化的住宅規畫以及冷硬的現代建築失去了原有的人性;原來火車道旁的小教堂經過翻修,雖然還保存著,卻己遮掩在新式的大樓之後。古樸的鄉村小鎮己經成了全新的城市,進駐了折扣商店、保險公司,百貨商場。然而,這樣的改變卻還沒有停止,因為在高速公路的大看板上寫著:「Gullen鎮的人生活還會更美好,Gullen鎮的人生活還會更舒適,我們正為您興建大型的購物中心」。


最初畫面中央一棟粉紅色的精緻三層樓房,彷彿代表著小鎮自然環境的發聲者,它從一開始的美麗耀眼,到風華漸褪、老舊失修、蔓藤叢生,最後因為高速公路的通過被夷為平地,甚至看不出它曾經存在的痕跡,這種視覺歷程上的加速度遽變,相當令人觸目驚心,充分達到作者關注環境問題的用心和目的。鄉村都市化是當代發生在地球上每個角落的共同現象,人們如何自我調適也隨著變成一個重要課題(張子樟,2004)。作者嘗試著呈現一個真實的世界,運用圖像透露出想要傳達的訊息,並且藉此引導讀者去思索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表面上用的是客觀的寫實作風,其實暗藏痛心的批判。這本繪本無疑可成為教師帶領學生討論環境變遷的優良教材,讓孩子於一張張圖畫中自由的探索、發現與判斷,進而引導其反思台灣二十年間劇烈的環境變化。


由於現今社會愈來愈都市化,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也愈顯敵對疏離,高科技雖然帶給人們舒適而便捷的生活環境,卻也帶來了緊張和煩躁,以及自然生態的嚴重污染破壞。大自然是人類最早的家,除了供應資源給人類,亦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間。若是恣意破壞自然環境,就等於破壞人類生活的環境,生存在其中的我們,必也感到不適。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關懷大自然,愛護自然資源,養成環保的觀念,是師長的重要責任。


此外,大自然的單純與美,亦提供人類一個舒緩情緒的空間。讓孩子多接近大自然,閱讀有關生態的兒童讀物,不但可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情緒能夠平穩地發展,也可讓他們對自然環境有更深的認識,瞭解自然保育的重要;並可藉此培養孩子的慈悲心,讓他們對生活環境及動、植物投注更多的關懷(張湘君、葛琦霞,2000)。從欣賞大自然中,更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韻律,學得謙卑以及無限寬廣的心。


基於世界保育的壓力及環保教育的影響,人類已從不斷征服自然轉變為追求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而國人也已由濫殺濫墾,進而致力於保育動物、節約能源的運動。恣意屠殺動物、砍伐樹木的情景已不復存在。但是那種敬仰天神,深知民胞物與、大地有情而共育宇宙生命的開闊胸襟,尚有待生命教育的推動,使人俯仰天地之間,能崇尚自然、敬天惜物。


環境保護早已是全球性共同的議題,台灣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污染的問題。台灣的環境教育日有進步,國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形成,只是離普遍化、深刻化還有成長的空間。盼望關心環境教育的教師們一起來努力,幫助我們的學生認識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關心環境的惡化,願意保護環境,尊重大自然,欣賞美麗的田園與山水,進而建立天人合一的環境觀(錢永鎮,2000)。

二、文明社會資源的浪費一《發現小錫兵》

《發現小錫兵》之作者與《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為同一人,《發現小錫兵》,是其隔了二十三年之後(1996)的作品,對西方工業文明與資本主義社會嚴重影響下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變化有著更強烈的控訴。對於自然與環境的關懷和省思,以及精準的暗喻和批判手法,在此本繪本裡也表現得更為強烈。其中有一頁,在孩子房間老舊的牆壁上貼著描繪五十至七十年代間鄉村小鎮變化的《挖土機年年作響》中的第一張和第七張圖畫,之後,這兩張圖畫被他自己九十年代作品《再見!小兔子》的海報取代了,其間,似乎暗示著環境又經過二十年的文明變遷。


安徒生的原著中,小錫兵是勇敢和愛情的化身。他受到妖怪詛咒,被風吹落街頭。兩個小男孩將他放入紙船,在下水道險遇討錢的老鼠,然後在大海中被大魚吞入。大魚被捕獲,讓他得以回到暗戀的芭蕾舞女郎的身邊。最後兩人一起在火爐中熔化,剩下心形的錫塊。作者將這個故事搬到現代的場景,卻仍維持原著精神,同時批判成人文明社會的過度消費(浪費)。


畫面從房子內部的整修開始,有一家人剛搬家,正在粉刷整理著房子中的天花板與牆壁。一位男子在廢棄的床腳下發現單腳的小錫兵,他將小錫兵拿給自己年幼的孩子玩耍,小錫兵找到了新的主人。在小錫兵的陪伴下,小孩漸漸長大,也擁有各式各樣的布偶與玩具。然而,她現在最喜歡玩的,是最新型的電動玩具。她再也不需要這些成堆的玩具,因此,於再一次的搬家之後,整袋還完好如初的玩具被當做垃圾丟棄在水溝旁的垃圾堆中。隨著玩具被丟棄的還有一把陳舊的老椅子,但仍可看出椅子並未損壞。垃圾堆裡,還有著被人隨意丟棄的桌子、電視與冰箱,顯示現代物質的富足充裕,造成的卻是更多的浪費。


小錫兵與芭比娃娃從破掉的垃圾袋中掉了出來,小錫兵被路過的小男孩放在紙船中,紙船順勢漂流進入下水道,芭比娃娃則被清理街道的清道夫掃進下水道,小錫兵在這本書裡將不再落單,和芭比娃娃一起落難流浪。下水道裡,充滿人們隨意丟棄的報紙、煙盒、飲料罐與塑膠袋等垃圾,其中,印有「天堂樂園的滋味」字樣的糖果紙似乎在諷刺著,人們沈溺於食衣住行各方面享受的同時,卻替這個世界帶來了髒亂與污染,所謂的新天堂樂園,在這裡是一個反諷的比喻。


經過了好幾個日夜,小錫兵與芭比娃娃隨著下水道漂流到汪洋大海,被大魚嚥下後,大魚也被漁民所捕獲,小錫兵與芭比娃娃又再次隨著漁港裡宰殺魚隻的殘餘流落到垃圾場。畫面中出現不少在垃圾場拾荒的非洲人,其中,有位婦人在成堆的垃圾裡發現了小錫兵與芭比娃娃,她欣喜並小心翼翼的將他們拿起,彷彿是找到珍寶一般。他將小錫兵與芭比娃娃帶回家送給了自己的兒子,小男孩露出燦爛的笑容。對於貧瘠的非洲部落孩子而言,根本不可能擁有像小錫兵與芭比娃娃這樣精緻的玩具,也難怪他如此的開心。


男孩的父親與他一起動手把空油罐做成汽車車身,將魚罐頭穿孔成車輪子,錄音帶盒變成擋風玻璃,芭比娃娃則被打扮成非洲公主的模樣,小錫兵站立在由芭比娃娃所駕駛的汽車上,威風凜凜,好不得意。獲得重生的玩具,帶給非洲小男孩莫大的快樂,也成為一位從巴黎遠道而來的觀光客眼中的寶貝。觀光客以微薄的一元美金與男孩換得了難得的玩具,英挺的小錫兵和美麗的芭比,隨著觀光客又回到了巴黎,搖身一變成為人類學博物館非洲區現代部門的收藏,永遠被保護與珍惜。在文明世界被視如糞土的垃圾,在非洲卻成為兒童的寶貝,不僅展現出非洲兒童的藝術創意,更代表著文明世界的垃圾如何重生的典範。


書中畫面,處處充滿對比與諷刺的暗示,當非洲人民為了三餐的溫飽而擔憂時,從天空飛過的民航機,卻帶來了一批批來此度假享受的觀光客;非洲人民住在由瓦楞鐵皮所簡易搭蓋的屋子裡,居住環境也髒亂不堪,而外來的觀光客卻住在高級的「天堂飯店」接受非洲服務生的服務,這些都是作者在嘲諷著世界上嚴重的貧富不均與貧富差異現象。


文明社會裡,人們雖享受著豐裕的物質生活,衣食無缺,但其人心卻變得更加貪婪與不滿足,對於所擁有的毫不珍惜,而總是欣羨著別人所擁有。在追求永無止盡的物欲中,人們因此變得愈來愈浪費,卻愈來愈不快樂。反觀在物質條件不充裕的非洲村落,他們容易滿足,並且惜物惜福,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珍貴可供利用的資源,雖然貧窮,但是他們因知足感到快樂。


從文明社會裡人們浪費的種種行徑來思考到地球資源使用的問題,地球?我們人類提供了不可少的生活資源和生存環境,人類也不斷地利用資源與改造環境。然而,雖然每個人都明瞭地球上的天然資源有限,短視近利的無度掠奪是愚蠢的作為,永續經營與使用才為上策。


但是人類當前的處境,已無法迴避資源過度開採與消費的挑戰,甚至其所帶來的生態毀滅、社會痛苦、貧富對立與族群衝突等問題,正加深全球繼續朝向不永續的方向前進。這樣的問題,唯有改變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尊重環境倫理,愛惜地球自然資源,才有可能解除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


現代的孩童在富裕、無需憂愁的物質環境裡出生成長,養成浪費奢侈的壞習慣,電視媒
體所強力放送的新鮮遊樂與玩具資訊,也使得孩子養成了喜新厭舊的心態。教師可以藉著《發現小錫兵》引導學生思索平日生活中是否有這樣的行為,並利用機會告訴學生,地球上的資源十分有限,人類本為地球上的一份子,也依存於自然環境。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若人類依舊執迷不悟的對於資源濫採濫取,到頭來人類終為資源的衰竭而自取惡果。繼而引導學生愛惜地球環境資源其實很容易,可以從自身做起,瞭解很多資源都可以再生使用,徹底執行於日常學校或家庭生活中的資源垃圾回收工作就是踏出愛護地球資源的一大步。

三、流浪狗問題一《流浪狗之歌》


  
《流浪狗之歌》以單色鉛筆作畫,描繪一隻被主人從車子拋出的狗如何竭盡心力地追逐
棄它而去的主人,而後沮喪地在公路邊、田野、海濱與城市巷弄間流浪遊走,最後遇到一位注意它的孩子的故事。


作者寥寥幾筆,卻精準的由外而內描摹出流浪狗身體的動態、臉部表情以及其心情變化。書中的狗兒從被丟出車窗起,拼命追著主人的車,畫面上是狗兒奔跑時背面、側面遠景與斜側等各種追逐的角度,讀者可以從牠四肢的大動作看出牠狂奔的速度,從側面近景圖上細密繁雜的線條感受到狗兒的焦慮。


追不上車子的狗停下來看著遠方的主人疾駛而去,雖然主人回頭看了狗兒一眼,仍然是狠心的離去,作者此時用兩頁面讓狗兒嗅著地面,讀者不難看出它的狼狽、疲倦、疑惑與茫然。之後,牠定定地佇立路邊,猶豫地試著過馬路時,來往的車子因閃躲牠而衝撞在一起,後面也因此嚴重塞車,畫裡的狗兒回著頭、張著口、夾著尾巴,倉皇的逃離現場,臉上帶著肇事的不安與逞強。


接下來是全書的轉折,狗兒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回首之後,從此開始了流浪的生活,牠在郵筒撒尿做記號;在垃圾桶翻找食物;在街頭被人揮趕;在巷尾尋找棲身之所。這些之前他從沒有遭遇過的事情,讓他屢屢出現徬徨與驚慌的神情。當牠走到了海灘時,牠興奮地觀望遠方的人影,本以為見到了狠心拋棄牠的主人,跑幾步伸長脖子細看,是嗎?不是!牠只好別過頭不看,失望的仰頭長吠,昂頭嗚嚎,掉頭而去。接著作者將六幅畫裡的狗兒身體以全黑的逆光來呈現日落時分,以小小的黑點表現狗兒在廣闊的空間中的渺小與孤獨。


最後,牠與一名孤獨的男童相遇了,狗兒絕望的心再度燃起了一絲希望。讀者只看得到狗兒消瘦的身後,以狗兒的角度看到一個遠遠帶著背包的孩子,狗原地不動,看著對方試探性的逐漸接近,狗兒身上越來越凌亂的線條,就像牠期待、興奮與複雜的波動心境,直到小男孩十分靠近了,狗兒終於高興地搖著尾巴,一躍而起,牠那一副衷心期盼的神情令人既感動又心疼。而這幕替讀者帶來了一個美好的希望,也許狗兒因此又找到了一個新主人。


繪本裡,狗的身影並不罕見,但《流浪狗之歌》作者以獨到的眼光發掘圖畫書作家未曾捕捉過的題材,表現出棄養狗兒的主人所看不到的流浪狗徬徨、失落與艱辛的一面,能引發讀者在收養狗兒前先做省思(張素椿,2003)。無庸置疑的,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相對於人類,狗的心思單純而執著,其對人的感情也比我們所能理解的還要深厚許多,或許我們聽過許多人類棄養狗的行為,卻未曾聽聞狗背叛主人而去的故事。


許多家長會應小孩的要求而答應養狗,然而三分鐘的熱度過了之後,原來的愛犬變成家
中的負擔,愛則養之,不愛則棄之,在轉送親友不易之情況下,就隨意放生而成為流浪犬。


有些人甚至會自我安慰,認為說不定會有好心人來收養牠,殊不知有這種僥倖想法的人相當普遍,以至於國內流浪狗多達一百萬隻。寵物並不像一般的消費、娛樂用品可用後即丟,現代人喜新厭舊的消費習性延伸到有生命的貓犬身上時,不僅是牠們的災難,也突顯出現今教育制度及社會倫理中缺乏與動物共生共容、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流浪狗相當友善,也因此,更形成流浪狗對人的防衛心
理,使得一些無辜的民眾遭到咬傷,愛狗人士與受害者也此產生誤解與對立,造成社會的不安。然而,社會普遍對狗的態度也不正顯示了台灣人民對生命的看法嗎?我們輕看狗的生命,自然也就輕看人的生命。近年來台灣社會燒殺擄掠等逆倫駭人聽聞的事件層出不窮,就是人們輕視生命的結果。


農委會每年請補狗隊所捕捉的流浪狗大約有十萬隻,每撲殺一隻流浪狗要花掉納稅人5000元,經過了數十年,花了納稅人龐大的支出,但是台灣的流浪狗數目仍然非常的多,問題並未解決。(動物保護資訊網,2005),捕抓野狗處以安樂死的方法並不能解決最根本問題,因為主要原因還是棄養狗的人太多,才使得大量的狗在野外繁衍出更多的流浪狗。當人們看到路邊沿途乞討的流浪狗時,真該為牠們感到痛心,因為牠們不知為何而生,可能飽受飢寒、揮趕與虐待,被跳蚤疾病纏身,最後卻被安樂死終結,牠們的一生似乎連被屠宰的豬牛羊都還不如。


如同垃圾污染、空氣污染一般,流浪狗問題這由少數人所造成的惡果卻必須由整個社會去承擔,而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流浪狗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呢?我們必須要瞭解,沒有狗天生喜歡流浪,是人類對動物的生命不負責任的態度才會如此。因此,除了要能夠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完全抑制棄狗的風潮,並且提高狗的絕育數量來代替撲殺,管理繁殖場,鼓勵飼養的犬隻結紮,斷絕不停的繁殖所產生的流浪狗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師需從於生命教育方面加以落實學生們愛護動物的觀念,以及學生對生命的責任感,不隨意拋棄所飼養的寵物。


讓每隻動物的「個體生命」,都能擁有最起碼的生命尊嚴與生存權利,如此才是一個尊重生命、符合人道的社會,也才是解決流浪狗問題的根本方法。
  
在個人與大自然關係的這部分生命教育內涵中,三本繪本雖然沒有文字,其圖像的表現卻都帶給讀者更大的反思空間,人類獨具聰明才智,但是同時需善用智慧,對於自然環境與其他生物皆具有道德與倫理的責任。《挖土機年年作響─鄉村變了》讓讀者瞭解山川、河流、樹木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恩典,人類的活動必須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求得平衡,以維持共存共容的和平關係,如此人類才能永續的生存,過度的開發與破壞大自然等行徑將使得人類走向自取滅亡的道路;《發現小錫兵》則希望讀者去反省檢討文明生活裡過度消費與浪費的行為之外,應時時懷有感恩惜福的心情,能更加懂得珍惜地球有限的自然資源;《流浪狗之歌》讓讀者明白唯有人真心接納動物,牠們才懂得接納與親近人,彼此才能和平共處。並且需對其善盡養育的責任,生命無法將人類從動物中抽離出來,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命,即為尊重同為生命的自己。


第三節:個人與宇宙的關係


本章第三節中,主要是在探討個人與宇宙的關係,包括心靈、信仰、宗教、死亡等(林繼偉等,2003)。生命教育此部分內涵意在以死亡教育教導學生死亡的真諦,不因對死亡的無知而產生恐懼,從而珍愛生命;而適當的引介宗教教育則可洗滌人的心靈,發揚人的善性(張振成,2001)。


和英關懷系列裡,《再見,愛瑪奶奶》、《爺爺的牆》兩本繪本之主題皆是屬於生命教育中個人與宇宙的關係之內涵,以下將對兩本書中相關的部分進行詳細的探討與討論。
  
一、死亡一《再見,愛瑪奶奶》

 


愛瑪奶奶因為患了血癌而過世,在患病與治療這段最後的時間裡,她在親自和醫生討論過後,清楚的知道,她的病,再也治不好了。但是,對於即將面臨的死亡,她一點都不感到害怕,也不悲傷:

接下來,我大概會漸漸的不能走路、不能吃東西,不能做各種事情。不過,這些都
是為了身體即將展開的旅行,在做準備。所謂的死亡,就是靈魂離開身體,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p.19)。

愛瑪奶奶將死亡視為是一趟靈魂的旅行,靈魂並不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消逝不見,雖然
身體因為病情的惡化而漸漸的愈顯虛弱衰退,然而,愛瑪奶奶不執著於身體的存在,她明白即使她過世之後,她的靈魂與精神仍然永遠會存活在她親愛的家人朋友心中。

雖然死亡是生命的終結,其實也是發展的過程。生命終將一死,面對死亡,瞭解死亡,才有可能對有限的生命做最有效的安排,做最終極的思考。愛瑪奶奶在一知道自己的病情時,就開始有記畫的著手進行許多事情,希望在臨走前能完成自己的願望與夢想:
  
八十五歲的愛瑪奶奶開始著手寫他們的家族史。「如果我不寫下來,大家就會忘了這段歷史。」(p.11)

奶奶開始寫信給每一個人。「布來昂,好好用功,以後要當一名好老師喔!」「佩特,謝謝妳一直照顧我」(p.40)
  
她也安排和許多久違的親友見面擁抱,大家都把握最後一段的時間來見她最後一面:愛瑪奶奶住在遠方的弟弟,特地跑來和她見最後一面。(p.21)、她的女兒親戚也都陸陸續續來看她。(p.22)
  
奶奶除了整理家族相片、撰寫自己的家族史;她更盡力的維持未發病前的生活模式:  
即使知道自己生病了,愛瑪奶奶還是希望她可以像平常一樣生活。禮拜天早上,像往常一樣去參加老人俱樂部的早餐會。(p.12)

奶奶最喜歡整理庭院裡的花花草草。(p.13)
  
愛瑪奶奶不讓自己因為生病就滿臉病容的出門,因此外出前她必定好好的打理自己一番,維持儀容的整齊:「出門前,她絕對不會忘記化妝。」(p12)、「即使生病,奶奶每天晚上還是要保養自己的皮膚。」(p26)


愛瑪奶奶勇敢面對死亡,她的安祥與從容給後輩一個良好的示範,讓他們了解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但要死得有尊嚴,仍必須仰賴後輩的協助(張子樟,2004)。雖然奶奶的家人朋友對於奶奶的即將離去充滿著不捨,但仍然以樂觀堅強的態度來面對,這都是因為不希望讓奶奶感到擔心:
  
和愛瑪奶奶長年生活在一起的女兒佩特,就好像是她的好友一般,她很能理解奶奶的心情,她告訴大家:「不管分離有多痛苦,我們都不可以在她面前露出悲傷,叫她不要離開我們。我們要告訴他,不必替我們擔心,請她安心的展開她的旅程。」(p.24)
  
在她發病的期間,其女兒、女婿無微不至的照護與陪伴讓她仍然能夠過著如常且愉快的生活:「愛瑪奶奶的腳力變差了,每次想站起來,都要有人幫忙才行。」「佩特的丈夫安都,為了逗奶奶笑,把一片好大的葉子戴在頭上耍寶。」(pp.27-28)


在奶奶過世時,所有的後事,也都照著愛瑪奶奶的遺願辦理:「奶奶的家人為她穿上她最喜歡的連身睡衣。」(p.49)、「愛瑪奶奶的家人照著她的意思,把她的骨灰灑在海上。」(p.52)


由生命教育的內涵看來,其範圍與涉及的領域甚為廣泛,可說均圍繞著「生命」為核心來開展,生死尊嚴也成了其中一部份(張淑美,2001)。愛瑪奶奶自主的決定在病危時不接受急救,簽下了拒絕急救的同意書,並且她照自己的方式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維持了自己生命的價值與尊嚴:

我要活得快快樂樂的,一直到我死了為止(p.12)

我已經活的夠久了,所以,最後我想安安靜靜的死去」她在一份資料上面簽名,這
份資料,是由病人事先聲明,當病情惡化到失去意識時,希望醫生不要在他們身上插上許多管子,藉以延長活命的時間。(p.17)

在我的人生當中,現在可以說是最幸福的階段。過去種種的失敗和痛苦,現在都變成
了美好的回憶。(p.33)

奶奶的親人之所以可以用這麼開朗、愉悅的方式,迎接她的死亡。因為她們瞭解愛瑪奶奶沒有未完的心願,而是身心無牽無掛,充滿愛的離去。生死是一體的兩面,生死意義是互相發明的。人如果不能生而無悔,就不可能死而無憾;同樣的,人若不能安頓與超越死亡的陰霾,也很難確立生命的意義(孫效智,2000c)。


癌症病人的生命意義可由其所展現的活動、經驗的事物,以及對於痛苦的態度與看法中發現(Frankl, 1986;引自張瓊云,2002)。愛瑪奶奶在得知患了癌症之後,並不因此而自怨自艾,反而更加的珍惜所剩不多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心願,維持日常的生活步調,並且與心愛的家人朋友相聚。對於因為生病或治療所引起的痛苦,奶奶也始終堅強面對且從不叫苦,愛瑪奶奶生命的意義在最後的這段日子中得到確立。《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裡同樣患了絕症的墨瑞教授提及:「如果我們可以對於死亡感到平心靜氣,安然的接納死亡,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到那件最大的難事─安然接受生命」(Mitch,1997)。愛瑪奶奶即是如此,她不畏死亡,接受將不久人世的事實,也因此才能善加的利用最後的這段寶貴時光完成自己的許多心願,使得她的生命更有意義。

死亡一《爺爺的牆》

 


男孩與父親一起去參訪爺爺的牆(越戰紀念碑),男孩的父親撫摸著牆面,這片牆勾起他父親還在世時的種種回憶;從未見過爺爺的男孩也藉由這片牆更加瞭解自己過世已久的爺爺。


參訪過程中,他們也遇到許多人來悼念這些參與越戰而犧牲罹難的軍人們,有些是其自身的親人,有些則為其自己的摯友。對於他們的死亡,儘管隨著時間的流逝,心裡的傷痛仍然難以撫平:
  
一位年紀和我奶奶差不多的老婆婆,緊緊抱著一位和我爺爺年紀差不多的老爺爺,他們兩個人都在哭!老爺爺輕輕的說:「好了!好了!」(p.7)

人們在牆角邊留下花和各式各樣的東西,有幾面小旗子,一隻舊舊的玩具熊、還有幾封信。信上面壓著小石頭,免得被風吹走。還有人留下一朵有點垂頭喪氣的玫瑰花。(p.10)

與男孩爺爺奶奶年紀相仿的老夫婦,在越戰紀念碑前還是難忍傷心哭泣,應是回想到當
初親友因戰爭逝去的痛苦記憶;人們在牆角邊所留下的各式東西,均代表著對亡者的追悼懷念之情,也許藉由這樣的方式,希望讓已逝者感受到自己的想念、聽到自己的聲音,如此也可以使生者釋懷一些。是無論如何,來此悼念的人們總是懷著沈重的心情。

男孩與爸爸在牆面上不斷尋找著爺爺被銘刻的名字,當找到時,男孩的爸爸也忍不住情緒的激動而哽咽:

爸爸在名字之間一直找,一直找。他的手指停下來,「在這兒!」我問:「是我爺爺
嗎?」,爸爸點頭,「你的爺爺,」他的聲音有點兒含糊。「也就是我爸爸。他死的時候差不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爸爸在爺爺的名字上擦了又擦,好像想把它擦掉似的。也許他只是想記住這名字摸起來的感覺。(p.14)

男孩的爺爺在像他爸爸這般年紀時就過世,可以得知當初男孩的爸爸在像男孩一樣小的
年紀時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他在牆上擦了擦父親的名字,好似想藉由這樣的動作,擦去以往所有的不好記憶,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而父親可以再度回到他的身邊。也許藉由如此,也能讓他再度回想起父親還在時的身影。


面對爺爺的逝去,從未與爺爺謀面的小男孩卻有著與爸爸一樣的遺憾,縱使他們覺得自
己爺爺的名字能夠被銘刻在牆上是一件很光榮並值得驕傲的事情,但他希望爺爺能夠還在世,陪伴在他身旁:

我覺得你爺爺的名字能夠刻在牆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也這麼覺得!真
的。(p.25)

但是我更希望爺爺可以在我身邊,帶我去河邊玩,告訴我要記得扣上外套的扣子,
因為天氣很冷。我更希望他就在我身邊。(p.27)

此段落裡,可以看出小男孩同樣的希望爺爺還可以活著,儘管他從未見過自己的爺爺,
然而天生的血脈之情,使得男孩對於爺爺已經過世的事實,仍然感到不甘與不捨。小男孩在需要祖父疼愛的年紀失去祖父,小男孩的爸爸也在需要父親疼愛的年紀裡失去父親。也許,對他們來說,都是失去所愛的人,也同樣的感覺失落與遺憾,但是對於親人那份永遠的愛與懷念並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


每一個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皆會面臨喪親的經驗,若處理得好,這經驗會幫助我們的
生命增加韌度,並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本質,並且能教育我們下一代有能力去面對失落與分離。當所愛的人死亡,伴隨而來的感覺常是悲傷震驚的情緒,以及一種生命遭受破壞及不完整的感覺。此時,對於喪親的悲傷情緒,最好的方式不是壓抑而是面對它。若想從悲傷中復原,就從了解悲傷開始,並且學習與它共處,如此悲傷的情緒也比較不容易傷害到你。


過去由於國情文化的關係,把死亡的話題當作禁忌,社會大眾尤其是學校教育界更不敢輕易談死(張淑美,2001)。死亡之所以被賦予各種禁忌與恐懼,或許是在於生者無法面對這件事,無法坦然思考被死者遺棄,獨留在世的不安與事實。因此,對於死亡,人們絕口不提,或者能避則避,然而如此將會導致很多成長中的孩子心靈對死亡沒有應變能力,影響他們一輩子。


有些小孩會面臨父親或母親因為生病,而必須撒手離去的事實。遇到這種處境的孩子,不僅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父親或母親相處,大部分的大人,也不會告訴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已所剩不多了。結果,孩子的心中因此留下深刻的傷痕;甚至也有的小孩,會因此而鑽牛角尖,以為自己被父親或母親遺棄了或認為是自己不乖才害死了父母親。


因此,漸漸地,兒童的死亡教育廣泛地被社會所重視,甚至在教育上常被列為必要的議題。近年來兒童文學中對於生死議題也逐漸正式發展,其處理書寫方式也常是率直的,不論是對於即將過世的過程描寫(通常是較小的孩子,敘述有關於其寵物的死亡)或是描寫面對死亡的反應及態度(較大的孩子,可能是強調其面對同儕的死亡、自殺或是有關於悲傷情緒的經驗)(Sutherland, 1997)。不能否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難免會面臨寵物、親人、朋友的過世,「死亡」的經驗對孩子而言,常常是慘痛而恐懼的,所留下的陰影,是師長所需細心關懷解決的。張湘君與葛琦霞(2000)曾歸納兩大要點,說明應該從小讓孩子瞭解死亡的必要性:


(一)死亡具有普遍性,無人能倖免,必須面對,無法逃避,因而要教導孩子坦然面對。教育的目的,就應該教導孩子為死亡做好心裡準備,減低他們對死亡的畏懼,也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最好的準備。死亡是生命週期的自然現象,若不把死亡教育涵蓋於教育中,教育便不夠完整。


(二)不正確的死亡概念,會影響孩子心裡健康,如恐懼、產生罪惡感、做惡夢、焦慮、畏縮等。在輔導上有研究指出,如果孩童對死亡的情緒未獲正當疏導,長大後極可能演變為酗酒等不正當行為。


由此可知,師長們應該正視學生對死亡的心理概念,以正面的態度教導學生,提供學生一個正確而健康的死亡概念。讓學生更加瞭解生命的本質、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希望他們成長的更為健康、能夠勇於面對真實的人生,讓每一個人不僅有求生的勇氣,更有認知死亡的智慧,實為當前生命教育課程的最重要的方向(張郁芬,2001)。


此外,教師需引導學生以虔誠、理性、莊嚴的態度認識死亡,對往生的親人表達追思與感恩,瞭解死亡是一種自然且人人必經的歷程,消除其對死亡的畏忌;覺醒死亡的不可逆轉性和必然性,並激發學生健康積極的生命觀,以追求人生的開創與生命價值。告訴學生對於瀕臨死亡者所表達的安寧照護、臨終關懷等,也都寓有對生命尊嚴的敬重和對生命可貴的珍惜。也要提醒學生瞭解死亡的正面意義後,絕不可隨意有輕生的念頭,以免對關愛我們的親人造成困擾與傷痛。
  
生命教育於個人與宇宙的關係的這部分生命教育內涵中,意在以死亡教育教導學生死亡的真諦,不因對死亡的無知而產生恐懼,從而珍愛生命,《再見,愛瑪奶奶》以及《爺爺的牆》兩本繪本中均對於親人的死亡逝去有所描述。《再見,愛瑪奶奶》讓讀者瞭解到其實死亡可以很從容,愛瑪奶奶將死亡視為一趟旅行,所以她一點都不怕死亡,反而更加珍惜所剩無幾的時間,使其人生在最後的這段日子裡更加豐盈與充滿意義。《爺爺的牆》讓讀者瞭解不論親人因為何種原因逝去,或者逝去了多久,那只是肉體生命的告終,他們的形象與精神仍然長留我心,因為愛與死亡並不相互衝突矛盾,而是並存在你我心中。


和孩子談死亡,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圖畫書、影片、卡通、文學作品等,讓孩子的情緒
能在其中抒發宣洩,不致壓抑。此外,讓孩子藉由畫畫、作文等方式,表達對死去的親友或寵物等的思念或感受,也有正面的幫助。張湘君等人(張湘君、葛琦霞,2000)表示在挑選童書作為死亡教育輔助教材時,不一定要挑選童話故事,有些真人真事的紀錄有時反而可讓孩子有更深的體悟。對於較低幼的孩童,盡量不要挑描寫死亡恐怖景象的書籍,因為此類圖書容易增加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最好注重於死者在世時的美好,激起孩子懷念的情感,沖淡其對死亡的恐懼。由此標準來看,《再見,愛瑪奶奶》以及《爺爺的牆》兩本繪本文字簡單,卻提供大人小孩都可理解的現實世界,其平凡的語句將淡淡的的思緒以及死亡的現實呈現出來,無疑是可用來實施死亡教育的最好輔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