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詩人楊喚
歸 人(作家)
 

 

三月十日的上午,我接到楊喚逝世的消息,這突然來臨的噩耗,把我擲入迷惘的深淵裡。「這會是真的嗎?」我一直這樣的自問,想假定是這位朋友的錯寫而非事實。但我反來覆去的仔細看了幾遍報告凶耗的書簡時,終於不能再自己騙自己了,楊喚是真的去世了!

「楊喚是天才,他有天賦的詩人氣質。」我總是向我所深識的朋友這樣讚佩他。的確,在我所接觸過的文藝工作者之中,像他的才氣的,還沒有第二個人。


所謂的天才,一如世人之所謂怪傑一樣,即是他能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之下,完成他的輝煌的工程。他是創始者,而非模仿者;他是開拓者,而非守成者。在詩的王國中,楊喚便是屬於前者的人物。


生長在中國東北海濱小城的楊喚,僅僅讀了二年偽滿時代下的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抗戰勝利以後,又讀了一年書,畢業後,便和學校永別了。但以這樣稚齡且又不能自由吸收文學文化的楊喚,在光復以後的東北報刊上,已經成為一個卓越的作家了。

正如楊喚在給我的信中所寫:「我曾這樣譬喻過我的寂寞,我像一個流落在荒島上的水手,面對著向晚的天邊,海鷗棲息了,游魚潛沉了,滿眼是海水、浪花,滿耳是風聲和濤聲……。」由於童年的遭遇,使他永遠帶有一種憂鬱黯然的性格。他說:「我摩撫唇上的黑髭,我這曾經被虐待被折磨過的小白菜,不禁對著窗外的晴天微笑了。我笑我那萎謝的童年,我笑我那童年裡的苦難,雖然我笑得很悽然。」

大約是在(民國)卅五年的冬天,他告別了東北的故鄉,一個人流浪到青島。在青島,經他的伯父的介紹到青島報社當一名校對。翌年(卅七年)春天,報社的副刊編輯因病請假,他暫時接替了一個時期,成績甚著,當即升為副刊的編輯。其時他還不滿二十歲。

這一個時期,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了。那年金元券剛改革,報社又補發薪水;別的同事把錢買了洋麵與黃金囤了起來,而楊喚卻把全部的薪水,一次買了兩個大竹箱的文學名著,這些書大部分為當時的珍本,為坊間少有的書刊。

因為他的童年是萎謝的,是悽慘的,所以,他對於童年的嚮往,常寄以美麗的夢想。這促使他在童話詩及童話的寫作上,有了絕大的成就。卅九年的春天,我給他的信中,曾說他不是孩子,為什麼專寫這些兒童詩呢?他回信說道:「你說我不是孩子。應該寫些給大人看的東西,這話也對,但你又怎麼知道我這一顆嚮往於童年的心呢?孩子是天真無邪的,童年的王國在記憶裡永遠是有著絢燦美麗的顏色的。……兒童詩,我還想再寫下去,因為我想從裡面找回一些溫暖。」

但他所以致力於兒童詩,還有更大的理由,即是他在四十年十一月間給我的信中所說:「你知道,兒童文藝在中國是最弱的一環,雖然目前兒童讀物多如春筍,嚴格的說來又有幾種合格的呢!較之英、美、日本,可謂少得可憐又可憐。我不敢說我的兒童詩寫得怎麼好,但是在這裡就沒有人肯花工夫去給孩子們寫東西,你想,一般成了名或出了名的,或不成名的也不出名的都想用大塊文章去換得獎金,有誰肯花大半天的力氣,去換兩包香煙錢呢!……你知道,群眾是最好的考驗,孩子也有他們的鑑賞力。」

那一年,他屢次與我談到要辦兒童刊物的意思,可是大家都是一文不名而作罷。同時,我尤感到自己的淺見與無識,對如此重要的兒童文學,竟毫無所知!不是嗎?在中國,我們很少見到寫兒童文學的朋友,我們的兒童文學始終是一片荒蕪的田地。我相信,假如楊喚以十年的時光,在兒童文學上,他必可為中國奠下一點基礎的!

寫詩的朋友都知道楊喚是位天才的詩人,其實,他是無論那一方面都有才氣的作家。他的散文(雖然發表的不多)更有一種獨到的風格;便是從近數十年來的新舊作家群中,也找不出如他所寫的那種特異的才華。他的文章悲愴而不流於頹廢,幽怨而不流於陰黯,憤怒而不流於叫鬧。雖是平凡的字句,但一經他的變化,便會成為卓絕動人的詞藻。

在他生前,我常對他說:「在文學的王國中,你是最大的富翁,最智慧的寵臣;然而,在人生的大道上,你卻是一位最命蹇的敗兵。」王國維說:「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以之概括楊喚的生平,是再確切不過了。生前的他,除了幾個寫詩和深識的朋友瞭解他外,在文壇上,他僅有籍籍名(甚至籍籍名也沒有)!而生活的窘困,尤其可憐,常常為了一包「紅樂園」而發愁,一張公共汽車票的錢而為難。

 

楊喚寫過愛情的詩篇,但那是出乎他的最深刻的戀念,而非一些風流才子的夢語;他寫過憤怒的詩歌,然而那決不是狹義的恨惡,而是對醜惡的勇敢挑戰!在他的幾章詩裡,我們可以嗅出他有怎樣悠遠的愛戀,以及怎樣深沉的憎恨!

他每次來看我的時候,我總是到車站去接他,離別的時候,都會送他到車站。去年十一月廿三日那次他離開宜蘭時,我臨時因事沒有去送他。誰知這竟是我們的最後一面呢?早知如此,即便是千山萬水,我也要伴他一程啊!

 

輯錄自《風景詩集》,現代詩社出版,民國43年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楊喚與兒童文學
林文寶(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楊喚之熱心兒童文學是來台灣以後的事。當時,他已由上等兵逐次地擢升為上士文書,生活稍加安定,於是寫出了不少綺麗的兒童詩。我們相信,那正是他對淒苦童年的憑弔和補償。那一時期,除兒童詩外,還有大量寫作童話及出版的計劃,可惜,在種種困擾下,詩刊夭折,而童話也只留下三個殘稿。

殘稿之外,更發現幾張稿紙上僅寫了題目和筆名,或單有題目,連筆名也付之闕如。雖然如此,在台灣兒童文學的開路工作中,他是個重要的工程師。
在當時有限的兒童副刊與雜誌中,楊喚以「金馬」為筆名,將其兒童詩發表在中央日報兒童周刊上。第一篇作品是〈童話裡的王國〉,發表的時間是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五日。而後,四十一年初與詩人李莎結識後,開始以楊喚為筆名發表抒情詩,兒童詩就幾乎不太寫了。由此可知三十八年到四十年間,是他寫兒童詩最努力的一段日子。

在當時貧瘠的兒童文學園地裡,楊喚曾努力耕耘過,也曾想辦兒童刊物。雖然,其緣起或屬憑弔與補償,但我們相信他對兒童文學亦有他的見解在。引申的說:他的見解或許不成體系。但是,在少有人重視兒童文學的當時,可說彌足珍貴。簡單的說,最能代表楊喚對兒童文學見解者,自以〈感謝─致安徒生〉一詩為主:


感 謝
─致安徒生─

你父親製的鞋子不能征服荊棘的路,
你母親的手也沒有洗淨人們的骯髒;
而你點起來的燈啊,
將永遠地,永遠地亮在這苦難的世界上。

在那北風嗚嗚地吹著大喇叭的冬夜,
我不會寂寞,更不覺得冷;
因為溫暖著我的有你的書的爐火,
坐在身旁的是那個賣火柴的小姑娘。
縱然那北方的春天曾拒絕我家的邀請,
我還是像雀鳥那樣快樂,太陽般的健康;
過去的牧豬奴已長成為一個戰士;
我這從農場裡出來的醜小鴨啊,
已生一對天鵝的翅膀。

感謝你給我以你的童話的教室。
感謝你給我以你的心的蜜糖。
感謝你給我以愛情和營養。

今天,我要在我詩的小城裡
完成一座偉大的建築,
那就是立起你這丹麥老人的銅像。


這首詩十八行。安徒生和他有類似的成長歷程,是他認同的對象,也是他的「童話城」的守護神

。楊喚委婉地道出對安徒生的崇敬和禮讚,並且表達出他對兒童文學功能的肯定。兒童文學的功能,一般可分為文學功能、教育功能與社會功能。而楊喚似乎著重在文學功能。他對當時的兒童文學界似乎很不滿,認為不論是出版者或是作者,皆不夠誠心。

四十年十一月十一日給歸人的信裡說:

臺北出版界氣勢蓬勃,尤以兒童刊物為多。但可見的只有陳約文主編的《

兒童生活》半月刊。其餘的都是些騙人的玩藝。我看了之後,大為技癢。

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的信:

我愛童話,我永遠愛它。

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的信:

很久很久沒有寫東西了,我的筆怕都鏽壞了吧!童話最難寫,兒童詩更難 
寫,但現在我願意學習,因為這樣,我便可以找到失去的快樂了,能和可
愛的孩子們一道哭,一道笑了。我打算多在這方面下功夫。童話我還沒嘗
試過,等等看,過幾天情緒好一定要寫幾篇給你看。

三十九年七月五日云:

想寫童話。 

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信云:

還講什麼童話,我是很久沒摸過筆了。還是昨天看到兒童週刊又出來一個
什麼叫金牛的也寫兒童詩,我才把金馬也請出來。童話我還是想寫的,因
為我要為我自己完成這提出了很久的意圖。


而終其身,僅見童話殘稿三篇。倒是在另則書簡裡,他對童話文章有說明,三十九年七月二十日給歸人信云:
你說錯了,寫童話,是需要一支美麗纖巧細膩的筆。孩子是株芽,我願意做一名平凡又平凡的小園丁。 

這位曾經願意作一名童話裡的平凡小園丁的楊喚,最後做不成童話的小園丁,甚至放棄了童話詩的寫作,成了童話詩的小逃犯,其心路歷程的前後轉變,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的探究。

輯錄自《台東師院學報》第4卷第11期,民國78年6月

楊喚放棄寫兒童詩的理由

動機若要強,則需源於內發的需要,因需要而生驅力,因驅力而有行為。如果行為的後果不能滿足需要而消滅驅力時,個體的行為與動機,會同時被減弱。動機消失,就心理而言,是缺乏成就動機所致。所謂成就動機,係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做,而且力求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歷程。所謂成就,是個人完成一件事後與別人比較或與一個既定的標準比較的結果。因此,成就動機含有「與別人較量」的社會意義。我們相信楊喚放棄寫兒童詩,主要是由於缺少成就動機所致。以下說明其放棄的可能理由:

1.缺乏朋友的鼓勵。
動機的強化,需要別人關心、需要友誼、需要愛情、需要別人的許可與接受、需要別人的支持與合作。這種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稱為「親合動機」。

楊喚當時醉心於兒童文學,他也鼓勵他的朋友從事兒童文學。葉泥於〈楊喚的生平〉一文裡曾說:「兩個月以後,他也調到了我們的單位裡來。從此我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讀書、散步、寫作都在一起。我翻譯童話,他寫童話詩。我的翻譯童話都是由於他的督促,他說:『我們應當多給孩子們流點汗,多寫點有營養的東西。』中央日報的兒童週刊上,每期幾乎都有他的東西發表。此外,他訂了兩個專用於寫詩的本子,並且畫好了封面,兩個人各分一本。他的是風景,我的是列車。在列車的扉頁上他還題了一首詩〈贈禮〉─送給我。」

可是,並沒有人鼓勵他。而他最要好的朋友歸人,更不鼓勵他寫兒童詩。他們在書簡中時常為此而爭論。楊喚死後,歸人曾為此自責。歸人在〈楊喚的生活與文學〉一文裡說:
〈童話裡的王國〉是他來臺灣後,以「金馬」為筆名的第一篇作品。此後,他以大部份的精神,從事於童話詩的創作。〈小紙船〉、〈春天在那兒呀〉、〈眼睛〉及〈毛毛是個好孩子〉等詩,陸續出籠。我曾表示,他應該多寫些成人看的東西。他不以為然。我多麼無知啊?不僅未予以他任何鼓勵,反而給他在寫作上澆了冷水。

2.發表園地少。
在當時楊喚的兒童詩雖然有著絕大的成就,但他依然是默默無名的。因為那時根本就沒有人注意到兒童文學。而可供發表的園地更少。我們從楊喚的書簡對照表中,可以知道,〈祝福〉一首未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被錄用。而〈童話裡的王國〉,是寫成後半年之久才發表。至於〈春天在那兒呀!〉〈夏夜〉,則是寫完後一年才發表的作品。這種錄用的比率,自是容易使創作動機消失。

 

3.興趣轉移。
楊喚認識李莎後,對他的寫作生涯有極大的影響。李莎拓展了他的生活領域,更重要的是楊喚從李莎身上得到了友誼和動機,於是他開始發表新詩作品。
在四十年十一月十九日給歸人的書簡裡,楊喚仍在暢談「兒童文學」,而在四十一年二月以後,已然成為過去。從此,在他的書簡裡,再也沒有看到有關兒童詩或兒童文學的字眼出現。

輯錄自〈楊喚的兒童詩〉,《台東師院學報》第3期,民國80年6月

楊喚童詩的特色
林文寶(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楊喚在我國兒童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奠立於他的兒童詩。楊喚的兒童詩保持清新的面貌,閃現智慧的結晶,傳達童稚的詩心,楊喚的歷史地位是經由此三者而確立的。然而,所謂楊喚的兒童詩,其總數不超過二十首,而此二十首兒童詩,卻幾乎成為我國四十年來兒童詩的創作典範,甚多的兒童詩作者,都以楊喚的創作形式來創作兒童詩。

楊喚去世之初,有紀弦、覃子豪等生前好友,就他的兒童詩加以評論,而後有司徒衛、李元貞的評介,直到民國六十年以後,開始引起普遍的重視與喜愛。以下試列各家的評論,以分析楊喚兒童詩的風格與特色。

覃子豪於〈論楊喚的詩〉一文裡說:

楊喚的童話詩,和他的抒情詩一樣,有新鮮的內容、獨創的格調,不是陳
腔濫調的兒歌,是培育兒童心靈的新鮮的讀物。


紀弦於〈楊喚的遺著:風景〉裡說:

楊喚除了寫他的抒情詩之外,還常常為兒童們寫一些童話詩,並且十分成
功。不消說,還是心理學上一種「補償」的行為。由於他本人從小得不到
母愛的滿足,因之他特別喜愛兒童,喜愛童話。安徒生之所以成為他的良
師益友,自然是有道理的了。其實不僅是他的童話詩中,甚至在他的寫給
成人看的抒情詩裡,我們也可以隨時發現安徒生的影響。而他的童話詩之
美麗和有趣味,又不只是對了兒童們的胃口,就連成人看了也很過癮的哩
。例如他的〈七彩的虹〉,真是虹一般的美麗,誰看了都會喜歡的。


又於〈楊喚論-當代詩人論之一〉裡說:

關於楊喚的「童話詩」,我以為,這不僅是兒童的恩物,也是可供成人欣
賞的一種「純粹的藝術」,如果他們還保有幾分「赤子之心」的話;不!
即使是一個完全喪失了「童心」的成人,只要他讀了楊喚的「童話詩」,
我相信,他也還是會有所感動而發出會心的微笑的。
因為楊喚的「童話詩」,的的確確,實實在在,是寫得太好了。其「童話
詩」之成功,為五四以來所僅見;並且,自楊喚逝世後,迄今十餘年來,
我們似乎還沒看見在這方面有繼起的人才。但願我們今天的詩人群,能有
人認識「童話詩」的重要,從事這「純粹的藝術」之創造,為孩子們多出
點力。


司徒衛於〈楊喚的風景〉一文裡云:

一個善良的年輕靈魂,用一顆天真的詩心來為孩子們歌唱,還有誰比楊喚
更適合的?樸實的形式,美麗的形象,再加上深刻優美的內容,還有誰的
童話詩可以媲美楊喚的?在抒情詩裡,他的作品有憂鬱哀愁的;他在童話
詩裡,卻大量地把質樸的、向上的精神,傾注給無邪的幼小者。〈春天在 
哪兒呀?〉〈下雨了〉〈水果們的晚會〉〈眼睛〉等篇,顯示出當前童話
詩的高水準。
「今天,我要在我詩的小城裡完成一座偉大的建築,那就是立起你這丹麥
老人的銅像。」早天的中國安徒生-楊喚先生-的銅像,將屹立在詩的領 
土與孩子們的「童話裡的王國」中。


李元貞於〈楊喚和他的詩〉一文裡說:

談到楊喚的童話詩,他是個開創者,而且成就輝煌。例如〈童話裡的王國
〉,是一首很長的童話性的敘事詩,達到一種說故事兼含抒情的效果。在
他的童話詩裡,想像力的表現,尤其超絕,而且童話意象的創造,非常多
面,也常常影響他的非童話詩的意象。


魯蛟於〈楊喚的童話世界-兼談他的四首動物詩〉裡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楊喚在處理兒童詩時,常常會把他的一份愛心溶在詩
裡,他不但愛這個世界,更愛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孩子們。至於在技巧方面
,除了他那流暢的兒童語言和活潑的文字之外,最為成功的乃是那些生動
的形象和適恰的比喻。這些都是兒童詩的命脈,而楊喚正是擅長這些,因
此,楊喚之所以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那是一件極為當然的事了。


徐守濤在〈欣賞楊喚的毛毛是個好孩子〉裡說:

每次翻開楊喚詩集,我總是捨不得放下。他的每一首詩,都充滿著「愛」
、洋溢著「美」,提供兒童一個美麗而又感人的童話王國,讓兒童陶醉在
幻想、幸福的樂園中。楊喚擁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更具有豐富的想像和
真摯的感情,所以寫出來的作品,也是一片詳和溫馨。他的詩,不但能滿
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就連我們這些幾十歲的大人,也會受他的感動,而重
溫兒時的情趣,你能說他不是一個成功的詩人嗎?
在他的詩集中,每一首詩,都是迷人的。每一首詩的設計,他都是獨特的
。然而,它們卻有一個共通的特性,那就是希望兒童快樂,希望兒童能在
閱讀中得到啟示,能有所收穫。因此,可以說,楊喚的每一首詩,都是在
刻意的佈置、安排下完成的,凡是讀過他的作品,都可以體會出這份用心
良苦。假如每一個詩人,每一個從事兒童文學的人,都能拿出這份熱愛兒
童的心來寫作,那麼我們的兒童,將是最幸福的、最幸運的。


林加春於〈從楊喚的心態談「水果們的晚會」〉一文裡說:

楊喚是個天才詩人,他的新詩寫得好,他的兒童詩寫得更妙更絕。在他的
兒童詩中,充滿了神奇的聯想、深刻的感受、清新的句法與無比的愛,也
就因而構成了多采多姿的意境。他那無遠弗屆的想像所熔鑄出的美感,令
人稱妙;他在長期吶喊、內心孤獨的生活中,卻能以豐富的情感馳聘於無
涯的聯想領域,用純美語言,釀成當時特有的天真兒語,實在堪稱一絕。


宋熹於〈談楊喚「森林的詩」〉一文裡說:

楊喚的兒童詩,不僅文字優美,情節也非常吸引人,就像一篇動聽的「童
話」一樣,帶領讀者輕輕鬆鬆地走入甜蜜的夢中;而在這個夢的王國裡,
楊喚又用他一向充滿愛心的彩筆,為小朋友安排了好多好多可愛的動物和
植物做伴,不僅增添生活的情趣,而且還隨時隨地告訴成長中的小朋友,
一些有用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


綜觀以上各家的見解,可以了解楊喚兒童詩的風格與特色。也更可以肯定的說:其風格與特色皆在於童話精神而已。
申言之,飽經憂患的楊喚,把他對於童年與故鄉的嚮往,常寄以美麗的夢想。他永遠有這樣的幻想:「月光,銀色的海,藍色的海,美麗的美人魚,美麗的星子,紅紅的燈籠,紅紅的珊瑚。」

於是,他走進了童話的世界,並且致力於兒童詩的創作,在童話的世界裡,能使他從現實世界裡獲得自由與愛,他更想把他的不幸昇華,化成千千萬萬的愛,並用愛編織成一個真善美的童話世界,在這個童話世界裡充滿愛心、和諧和幸福。這種愛心,和諧和幸福便是他的基本精神。

童話的世界裡,其秩序是由想像構造而成的。因想像而使現實世界裡的不可能的事,在童話世界裡卻是一種美麗的存在。這種美麗的童話世界,即是「天地萬物的大社會」。在楊喚的兒童詩裡,便是以轉化手法來描寫這個「天地萬物的大社會」。

轉化,是修辭表意方法之一。是描寫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手法。在早期的修辭學中,轉化或稱為「比擬」,或稱「假擬」,都容易與「譬喻」混淆。後來于在春改稱「轉化」,轉化有「人性化」、「物性化」、「形象化」三種。楊喚的兒童詩皆以人性化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擬人法。這種人性化,就是把人類的心情投射於外物,把外物看成人類一類,而加以描述,於是乎如夢似幻的童話世界因而存在。

這種童話世界的想像是由轉化擬人而來。要把萬事萬物寫得有聲有色,寫得具有人性,則必須具備有基本的觀察能力。多觀察,體會自然深。能深入自能掌握萬物之性。這種觀察在修辭上亦有稱之為摹寫。摹寫是指事物的各種感受,加以形容描寫。摹寫的對象,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等的感受。

楊喚兒童詩裡的想像與轉化,皆自觀察的摹寫而來,所以能構成優美的畫面及多采多姿的意境。除外,他也喜歡用重複、對比等手法,同時他又喜歡用藍、白、綠、金黃等色來寫兒童詩。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又楊喚的兒童詩一般說來不太注重韻腳,而著重在全篇的自然節律和一氣呵成的氣勢,在幾首較長的童話詩裡,則慣用「了、啦、哪、呀、吧」等助詞,並且把這些助詞重複使用,且採用動詞暗喻法,如「回家了」、「來了」、「睡了」,使節奏緩慢有致,因此楊喚的兒童詩適合朗誦和表演。

總之,楊喚因為著重在童話精神,所以作品風格優美。他的兒童詩,並不是模仿兒童的口氣,而是以一種大哥哥大姐姐的口吻和兒童說話,話中帶有著童趣的鼓勵和誘惑,即使成人看了也感到親切和興起振奮感。

 

輯錄自〈楊喚的兒童詩〉,《台東師院學報》第3期,民國80年 6月

 

楊喚的童詩
趙天儀(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教授)

楊喚在致王璞書簡〈詩的歷程〉裡說:「當詩的賦有『魔性』的花朵,在筆尖下綻開了的時候,你必須『輸血』來灌溉它,以『肉』來培植它,結果,你的靈魂將迷失於空想之美的境界。而你的軀體呢?則被無情的交給現實鞭笞和荊棘,這痛苦是難於想像的。」同時又說:「你應該去理解人生,接觸人性,從而把握它、刻劃它,面對一個最莊嚴、最偉大的一個大課題。」從這些話裡,我們不難瞭解,楊喚的詩觀是很嚴肅的;他是要面對真實的人生,把自己的痛苦化為一種力量,且為詩付出那可貴的心血。他是以這樣的精神出發,來為孩子們創作兒童詩。

我們知道,楊喚曾經有過一個不幸的童年,在一篇散文〈童年小照〉中,他這樣地自述著:
都說童年期是美好,就是在回憶也是有享不盡的甜蜜,但,我呀,我不知道那「過去」都是怎樣過去的,而現在呀,我又不知道我是在哪。從小就是個可憐的小東西。那在北風唱著「小白菜呀,遍地黃」的,那挨打受罵,以痛苦做食糧,被眼淚給餵養大的小東西。童年期,那樣的童年,一如一個悠長的冰泠的世紀。

這篇楊喚的小品,簡直是一首散文詩;讓我們更深切地瞭解了他,尤其是他的童年期。楊喚以這樣的童年體驗,加上他對詩的真誠,來為孩子們創作兒童詩,實在是令人珍惜的;可以說,他既有豐富的童話般的想像,又有真摯的詩樣的熱情。

在中國兒童詩的創作上,楊喚可以說是一位開創者吧!然而,近幾年來的兒童詩的發展,似乎一直沒有跳出楊喚所創立的格局;我們希望,跨過楊喚的影子,在中國兒童詩的創作上,能走出一些更寬廣更開闊的途徑與方向。
從楊喚的兒童詩的創作上,他給我們不少的啟示,有幾點是值得我們重視學習的:

1.豐富的知識:
雖然楊喚沒有太多的機會在學校裡唸書,但是他依然苦學不輟。一個不幸的苦孩子往往比養尊處優的孩子,更能自愛,更能把握讀書的機會。葉泥先生曾說:「他讀書的胃口相當的好,讀得多,消化的也快。一天的時間,大都消耗在讀書上。讀的範圍包括了文學、史地、自然科科學、哲學、論理學、甚至大部頭的昆蟲學,幾乎無書不讀,而讀後都差不多作有讀書筆記。我們都喊他為『活辭源』。」從楊喚的兒童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動物、植物、以及自然界方面的知識都非常豐富,而且又能適當地把那些知識活用到兒童詩的創作上來。

2.真摯的想像:
除了有豐富的知識以外,他也能運用真摯的想像來加以剪裁與表現。楊喚在致葉纓書簡〈詩的靈魂〉中說:「要知道,只有辭藻堆砌得瑰麗無比的形式,而無豐富充實的內容,動人的感情,以及自然的律動,那還是放下筆的好。」可見他自己在詩創作上的要求是頗為嚴格的;換句話說,詩,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風花雪月;詩,是在痛苦體驗中所表現的一種真摯的想像。

3.孤寂的感情:
楊喚曾經在他的童年歷盡了艱辛與苦難,因此,培養了一種孤獨的性格。但是,他卻把這種艱辛與苦難,化為一種溫暖,一種愛的光輝,融化在他的創作中,尤其是在為孩子們而創作的兒童詩上。他把寂寞,化為一種溫暖的愛,在詩的創作,成為一種潛在的力量。也可以說,他在兒童詩的創作中,找回了一些溫暖,找回了自已失落了的童年的夢。

4.健康的表現:
楊喚的詩,是植根於現實的生活,他的詩有著寫實性的健康表現,所以,他的詩,不是晦澀難懂的,而是明朗可悟的;不是頹廢蒼白的,而是硬朗結實的,雖然說他自己是從不幸的痛苦中磨鍊掙扎過來的。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楊喚的兒童詩充滿了激動,充滿了一種懇切的希望。這種親切呼喚的口吻,該不是一種教訓的口氣,而是一種詩的語氣,是一種動人的寫照。楊喚的兒童詩,是富有童話的情趣與意味的,但是,表現得非常自然,不是故意借童話的意味來裝飾的。他的兒童詩,有一部份是屬於敘事性的兒童詩;例如〈童話的王國〉、〈水果們的晚會〉、〈森林的詩〉和〈春天在哪兒呀〉等等,這些詩較長,也較有童話的故事性表現。又有一部份是屬於抒情性的兒童詩,這些兒童詩較短,以短小精緻取勝。在兒童詩的取材上,楊喚的兒童詩,有動物、植物,自然界以及日常光活上的感受等等,但是他的主題,多半是以愛為中心,像一個同心圓一樣,從這愛的圓心射出無比溫暖的光芒。

 

輯錄自《幼獅文藝》,第46卷第5期,民國66年11月

 

春天在哪兒呀?
吳當(國立台東高中教務主任)

詩的寫作分析
本詩起頭採用設問法,很巧的,宋代詞人黃庭堅〈清平樂〉首句正是:「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我們無法得知楊喚的寫作是否受這闕詞的影響,但詩人的用意是共通的。詩是含蓄的、委婉的,所以楊喚在首段透過小弟弟和風箏來向我們介紹春天。風箏是兒童喜愛的東西,自然能夠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

次段,用排比與設問的方式,間接的描述春天的景色。海鷗、燕子、麻雀都是春天的動物,楊喚拿來配合他們的屬性,點出春天的亮麗、清爽;幾個複疊的「難道」和三組同樣的句型,產生了極美的節奏。而「雲彩仔細地擦拭天空」「春天在田野沿著小河散步」「春天梳過森林的頭髮」等句擬人化的表現,不但細膩而且頗有創意。

第三段,排比的句,複疊的用詞,形成了強烈的音樂性,有極佳的朗誦效果。整段由太陽的心裡到花朵、學校、工廠、大街、小巷、鄰居,到讀者的家,有由近及遠,又由遠及近的層遞效果。詩是嚴密、鮮活的,這段詩句已達到了這種要求。

這首詩,極有創意,且富童趣,運用了許多擬人、排比、複疊的技巧,使全詩洋溢著一種輕快、甜密的氣息。

詩的欣賞
春天,在騷人墨客的眼中,是多采多姿的。

不管是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春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青玉案〉的繽紛燦爛;或者是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初春小雨〉的細膩盡致;還是白居易「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春題湖上〉的刻畫入微。春天,在詩人的心中,湧動著一股清新舒暢,生意盎然的泉流,是抒無不盡的希望。

在詩中,楊喚化成許多的面貌,從各個角度帶領孩子們走進春天的懷抱。他是小弟弟手中的風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箏,敏銳的觸角伸向遼闊的大地,代替人們去探尋春天的訊息。他是海鷗,是燕子,是麻雀,是太陽,他化為萬物,在各個角落向孩子們親切的招手說:「嗨!春天就在你身邊。」

 

於是,抽象的春天有了鮮活的面貌:他是逍遙的,「春天碧於天,畫船聽雨眠」水手嘹亮的歌聲就是春天;他是悠遊的,「春天煙欲收,天淡稀星小」又藍又亮的天空就是春天。他是生命的源頭,熱情,像太陽般熾烈;心地,像母愛般的綿密、細柔。他緊緊地擁抱著大地,和孩子們,和工人們牢繫在一起;他是公正的,不管是骯髒的小巷,都能受到他的照撫;他是慧黠的,爬過鄰家的牆,來探訪你,好似在和你捉迷藏。

 

輯錄自《國文天地》第3卷第9期,民國77年4月

 

談楊喚的<春天在哪兒呀?>
向明(作家)

春天來了,春天是一個令詩人忙錄的季節。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詩人在春天這個題目上動過腦筋,寫過詩;通過詩人之筆的魔杖,把春天點化得更是形象活現。

在古詩中,有幾首把春天描寫得極為生動的詩:譬如詩聖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支,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在這裡,李白把春天的風寫成了一個楞頭楞腦隨意亂撞的陌生人,活潑生動的形象更加渲染了相思者的痴心和敏感。

譬如韓愈的一首七絕〈晚春〉:「草木知春不早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首詩裡不但把春天形容成一個不久就要歸去的匆匆過客,更把無知的草木也分出了智愚,內中的深意,實在令人深思。

又譬如王安石的一首小詩〈染雲〉:「染雲為柳葉,翦水作梨花,不是春風巧何緣有歲華?」在王荊公的筆下,春風簡直成了可以點化萬物的仙人,更見詩人的巧思。

在現代兒童詩的領域裡,詩人楊喚也寫過〈春天在哪兒呀〉;在這裡,春天更是被描寫得活潑靈巧,多彩多姿。

〈春天在那兒呀〉這首詩,從兩個引句開始,就牽出了後面熱熱鬧鬧的一個大場面。小弟弟不知道春天在哪兒,就請風箏頂著南風去打聽;這樣一開始春天就被看成一個似乎是有形有體的東西。然後海鷗,燕子和麻雀分別在海上、天空和田野看見春天,而且以水手的歌聲、忙碌的雲彩、大地從冬眠中醒來後的森林以及原野的變化作證,更繪聲繪影的描出了春天的行蹤。

在第三段裡,楊喚又把春天化成萬物,萬物也即是春。「春天在我的心裡燃燒」,是說春天就是一顆熾熱的心。「春天在花朵的臉上微笑」,等於是說美麗的花朵即是春天的化身。「春天在學校裡跟著孩子們一道遊戲一道上課」,春天即是童年。「春天在工廠裡伴著工人們一面工作一面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唱歌」,春天又是活力和健美的代表。「春天穿過了每一條熱鬧的大街」,春天代表了繁華的興盛。「春天也走進了每一條骯髒的小巷/輕輕的爬過了你鄰家的牆/也輕輕的走進了你的家」,春天又是人間處處流露的溫情。

楊喚就像前面所說的那三位古代詩人一樣,把春天這個本來摸不著,也看不見的東西,予以形象化的表現後,變成了可感可觸可見可聞的實體。而他形象手法的靈活,和比喻的確切,把那麼一大群形象組織得那麼好,那麼帶有趣味,更是很多詩人所不及。

 

輯錄自《布穀鳥》,第五期,民國70年4月

 

談楊喚的<春天在哪兒呀?>
吳正吉(兒童文學工作者)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這首童詩完全用轉化中的擬人手法,來蘊釀呈現春天濃郁感人的情趣。作者不僅用「說」來使海鷗、燕子、麻雀與太陽人性化,以「打聽」來令風箏人格化,以「忙來忙去的把天空擦得那樣藍又那麼亮」來令雲彩人格化,用「醒來」與「梳過」來使大地人性化,以「頭髮」來令草原人格化,用「臉上」來使花朵人性化;同時也將這首詩的主題「春」擬人化,所以春天能「在海上旅行」、「在田野沿著小河散步」、「在學校跟著孩子們一同遊戲一同上課」、「在工廠陪著工人們一面工作一面唱歌」,也會「微笑」、「穿過每一條大街」、「走進了每一條小巷」,並且會「輕輕的走進了你的家」、「也輕輕的爬過了你鄰居的牆」。詩人的靈思好筆,透過轉化來使這首童詩充滿了一片純美真摯的詩情,洋溢著一片可愛活潑的童趣。

 

引自《活用修辭》,復文出版社,民國73年

夏夜
吳當(國立台東高中教務主任)

詩的寫作分析
在目前楊喚僅有的二十首童詩之中,和季節有關的是〈春天在哪兒啊?〉以及這首〈夏夜〉。前者洋溢者生命的氣息。後者則充滿了富麗、溫馨的氣氛。

首段,是一幅熱鬧富麗的圖畫。楊喚藉著動物們的回家暗喻出黃昏的來臨;藉著街燈的綻亮,點出本詩─夏夜的主題;藉著夏夜從山坡、從椰子樹由遠而近,層層逼近,在「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裡,夏夜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滿天的星星是詩人眼中光耀的珍珠,皎潔的月亮,是孩童眼中夢寐以求的銀幣。這段,在時間的處理上,採用了順敘的方式;在空間的安排上,則由遠而近,進行得相當自然。而且,楊喚採用了擬人的方式,大量複疊的技巧,使全段極富音樂性。幾個動詞,如告別、滾著、道過,使用得很出色。兩句連用「爬」字,更使夏夜如同一個慧黠的孩子,充滿了靈動的氣息。末句的「撒」字,更是神來之筆。夏夜因為這一撒,而變得富麗、迷人。
次段的詩句,很明顯的分成了兩組。前七行用寫實的手法,敘述夏夜裡「人間」溫暖的一面。不但動物們安棲在欄裡,得到妥善照顧的孩子也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這七行在時間上介於首段的「初夜」與末十一行的「深夜」,而且充滿了鄉居生活的恬靜,祖孫之間溫馨的親情。

接下來,楊喚再回到擬人法,用映襯的方式敘述大自然界的變化:沉沉的山睡著了;缺少了蝴蝶、蜜蜂、羊隊、牛群的田野也似乎睡著了,大地似乎都已停止呼吸;但只要我們仔細體會,仍然可以發現四處充滿著生命的氣息。三個「只有」的複疊句子,正說明了這一組無限活力的生命,透過南瓜、小河、夜風、螢火蟲,讓讀者們神遊在這一個清涼、美麗的夏夜裡。
這首詩,洋溢著夏夜的熱鬧,人間的溫情與大自然生命的氣息,令人感動也令人深思。

詩的欣賞
唐朝詩人杜牧有一首〈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秋夜的沁涼,秋夜人間的悠閒安泰,千古傳誦不絕。

其實何止秋夜如此,鄉間的夏夜更令人嚮往。在鄉下,白天是寂靜的,炙熱的太陽灑在田野間,農夫汗流浹背的與叢草、泥土、作物為伍,忙碌的播種、耕耘,一直要到黃昏時分,整個農村才會喧鬧起來。你看!燠熱的暑氣已經消散,農人有的荷鋤,有的坐上牛車,喝著牛兒,鐵輪子輾轉在碎石路上,喀啦喀啦響著,由遠而近,然後家裡的狗兒揚起一串汪汪的叫聲,這是農家一天之中最喜悅的一刻,這是農人辛勤之後甜蜜的休憩。

不只農人如此,動物依然:飛鳥橫空歸巢,羊隊牛群也吃罷回欄,甚至連蝴蝶和蜜蜂也都帶著花蜜回家了。像船兒回到停泊的港灣,「家」是萬物憩息的所在,是溫暖的歸宿。由於夜是農人休閒的時刻,夜裡的生活是何等的美妙,所以每個人都引頸翹望著夜的來臨。夜也就在這樣「萬方矚目」聲中,從山坡上、椰子樹梢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這段文字正顯示了夜的輕盈靈動,帶來了生動、活潑的氣息。接下來的「撒了滿天的珍珠」,正是鄉間夜景的特色。正由於鄉間四周的黝暗,才能強烈凸顯出天空中星子的晶瑩、亮麗。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正是楊喚透過兒童的觀點,貼切的想像。銀幣的實用價值與親切性,對兒童來說,最是妥切不過了。

隨著夜的來臨,飯後,該是農村最活躍的時刻了,大人三三兩兩坐在屋前的曬穀場上,或閒聊,或品茗。孩子們纏著爺爺奶奶說故事,或成群結隊的在住宅附近嬉戲。楊喚在第二段前七行為我們描繪出的,就是這幅天倫之樂,人間溫馨、甜蜜的圖畫。在長輩們呵護下的孩子,安穩的成長;可是,熟知楊喚生平的人,當知這是他含著淚水寫的。

詩中寄寓的是楊喚對人間美好的期望,對人間的至愛歌頌。這一段可說是全詩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捨棄了人間的愛,世上值得珍惜的,到底還有什麼?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夏季是豐茂的季節,是植物成長最快速的時刻。回溯夏夜溫馨的畫面,楊喚藉著大自然,帶給我們無限的沉思,無限的啟示。

在靜靜酣睡的山巒、田野與醒著的南瓜,靜與動強烈的對比下,讓我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夜闌人靜,表象的大地,一切似乎都是沉寂的,但細細體會,卻可以聽到生命的呼吸,這就是造物主「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的神妙。這一組動的畫面由南瓜的藤蔓開啟,涓涓的小溪接續,而在夜風伴著螢火蟲旅行裡達到了最高潮。夏夜的活潑,夏夜的熱鬧,夏夜蘊含的生命力,隨著螢火蟲逡巡著大地,為大地洗禮。漸漸遠的景物,留給人無限的沉思。

 

輯錄自《國文天地》,第5期第3卷,民國78年8月

 

夏夜
吳正吉(兒童文學工作者)

楊喚是最早勤於作兒童詩的詩人。他把握詩的本質,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已的優美清新風格和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他能在平凡的生活事物中,發掘出新穎美好的景象。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一到他的手中,便能立刻組合成一首首活潑可愛的詩篇,勾畫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他的童詩,具有散文的清新雋永,小說的神奇幻想,神話的美麗多姿,蘊含最美的意象,最溫暖的心腸,最深刻的觀察,最睿智的思想,是培育滋潤兒童純善心靈的最佳讀物。

在〈夏夜〉中,針對重點「美麗」,精選二十七種題材描寫。其中以蝴蝶、蜜蜂、羊隊、牛群、太陽、街燈、山巒、田野、南瓜、小河、夜風、螢火蟲為「主」,花朵、蜜糖、田野、火輪子、村莊、山坡、椰子樹、星星、月亮、瓜架、藤蔓、屋頂、小橋、竹林、燈為「從」。在具體的主從題材交互組合中,使抽象的主題「美麗的夏夜」呈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動人畫面。

〈夏夜〉第一節是描寫夏天初夜的美,內容分為兩個層次,第一行到第三行是第一個層次,描寫夏天黃昏的美,是夏夜來臨的前奏曲。這三行運用「擬人」,所以蝴蝶和蜜蜂會「帶著」花朵的蜜糖「回家了」,羊隊和牛群會「告別了」田野「回家了」,火紅的太陽會「滾著」火輪子「回家了」。同時兼用「排比」、「類字」(回家了),活潑地描繪出一幅日落返家,甜美滿足的快樂圖。

第四五行是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橋樑,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行運用「擬人」,所以第四行街燈會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為夏夜的來臨揭開序幕,給人親切友善的感覺。第五行夜也會輕輕的「來了」,同時兼用「疊字」(輕輕的),形容夏夜在人們不知不覺中來臨的感受。

最後五行是第二個層次,描寫夏天初夜的美。其中第六行到第九行是描寫夏夜由上而下輕盈迅速降臨的情景。這四行是運用「擬人」,形容夏夜「來了」,從山坡和椰子樹梢上「爬下來了」。同時兼用「排比」、「類字」(從……輕輕的爬下來了)、「疊字」(輕輕的)、「類句」(來了!來了!隔行重複兩次)、「疊句」(來了!來了!)、「頂真」(第五行到第九行,每行最後和下行開始都用相同的語詞「來了」銜接),充分表現出夏夜來臨的輕快節奏和喜悅歡迎的興奮心情。

第十行描寫夜晚的璀璨富麗,融合運用「擬人」和「借喻」,所以夜會「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個又圓又白的玉盤,「借」珍珠、玉盤,譬「喻」星星、月夜。第二節是描寫夏天深夜的美。內容分為靜態和動態兩個層次,目的是使夏天深夜的美,在靜動景物的相「映襯」托下,顯得格外豐富鮮明。前二行是第一個層次,是描寫夏天深夜靜態的美。這兩行運用「擬人」,所以山巒和田野會靜靜的「睡了」。同時兼用「排比」、「類字」(朦朧地……靜靜的睡了)、「疊字」(靜靜地),形容烘托夏夜的深沉和靜謐。

第三行到第十行是第二個層次,描寫夏天深夜動態的美。其中運用「擬人」,所以南瓜會「醒著」,伸長了藤蔓往屋頂上「爬」。小河會「醒著」,「低聲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夜風會「醒著」,從竹林「跑出來」,「跟著」「提燈」的螢火蟲,在美麗的夏夜「愉快地旅行」。同時兼用「排比」、「類字」(只有……醒著),把夏天深夜清涼愉悅、充滿生趣的動態畫面,活潑地勾勒出來。

綜合整首童詩來看,這首詩的結構是融合運用「順敘」、「起承轉合」、「歸納」三種佈局。

順敘:在時間方面,先由夏天的黃昏寫起,再由夏天的初夜寫到深夜,完全依照時間先後順序記敘。

起承轉合:在情節方面,首先描寫夏天黃昏的美,是「起」。其次抒寫夏天初夜的美,是「承」。然後描寫夏天深夜靜態的美,是由初夜「轉」寫深夜。最後抒寫夏天深夜動態的美,是「合」。

 

 

 

歸納:在層次方面,首先「分」別描寫夏天黃昏、初夜、深夜的美,最後在夏天深夜動態的最高潮,也就是最後一行的詩句中,總「合」點明題旨「美麗的夏夜」,是先「條分」後「總合」的方式。

蘇東坡讚美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夏夜〉是一首優美可愛的童詩,也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楊喚發揮豐富的想像,透過兒童的眼光、口吻和心靈,運用明白如話的筆調,輕快的節奏,賦予夏夜多采多姿的風貌,引領我們進入夢幻般的童話世界。

 

輯錄自《文章賞析》,文津出版社,民國76年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吳當(國立台東高中教務主任)

詩的寫作分析
這首詩分為二段,共有十三行。採用譬喻、排比、映襯的手法一氣呵成。全詩流暢、明朗,又洋溢著無限的溫馨。

首段,楊喚從兒童們最喜歡的動物們起筆,點出主題─家的意象。全段用排比的方式寫出動物們的家共有六句。文句處理的方式又分成三組:前兩句和三、四句是兩組相反的句型;五、六句又是一組彼此相反的句型。由此可知,雖然是一首短短的、給兒童們看的詩,楊喚還是很用心去經營。除了句型上的變化之外,對於「家」的介紹,楊喚在著墨上亦有濃淺的區別。首句和第四句採用譬喻法。隨風搖晃的樹枝是小毛蟲的搖籃,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家是悠閒、舒適的;螞蟻和蜜蜂漂亮的宿舍,設計新潁,結構繁複,多麼的別緻。另外四句是輕描淡寫,直接敘述。詞句輕重參差,文章才不致顯得過分雕琢,楊喚在這方面掌握得相當不錯。

次段,用映襯的方式表現出家的溫暖。楊喚利用風與雲來說明家是人們休息的港灣,是心靈的寄託,沒有家的人是最可憐的。對孩子們來說,有很強的說服力。最後的小弟弟、小妹妹,其實指的正是在閱讀本詩的有家的孩子們。他慈愛的告訴孩子們,有家的人是最幸福的。大家應該珍惜已有的幸福。家的溫馨與殷殷的關懷洋溢紙上,令人感動。

詩的欣賞
在人類社會結構中,「家」是最小但也是最有力量的團體;在人類情感的世界裡,「家」是維繫人們力量的泉源,「家」是人們朝思暮想,魂牽夢繫的所在。千古以來,觸發人們情感靈動的力量,「家」可說佔了很重要的分量。我們看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思鄉的情感,千古共鳴;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對家人的繫念,感人肺腑;張祜的「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何滿子〉哀怨的情感,斷人肝腸;一代梟雄項羽,在垓下一役,「四面楚歌」聲中,「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史記.項羽本紀》終至軍心瓦解,整個動盪的時代隨即結束。

楊喚的詩,觀察是敏銳的,情感是細膩的。他首先將觸角伸向無垠的世界,放眼大地,所有的動物都有家;隨風「依呀!依呀!」搖晃的樹葉是小毛蟲的家,這個家像小寶寶的搖籃那麼輕盈舒適;蝴蝶的家是芬芳美麗的花朵,可以編織彩色夢,螞蟻、蜜蜂享受著自己辛勤構築的堅固的家園;鳥兒、螃蟹、小魚、蚱蜢、蜻蜓也有個家。不管是寬敞的、窄小的;漂亮的、簡單的;堅固的、流動的,家,是萬物不可缺少的。需要一個家的意念,在楊喚的筆下,強烈的進入了人們的心靈。為了凸顯「家」的重要性,楊喚又利用風和雲來告訴孩子們,沒有家,就沒有可以休息的

 

 

地方;沒有家,就沒有可以撒嬌、訴苦,甚至痛痛快快流淚的地方。所以,他希望孩子們珍惜已有的幸福,珍惜一生下來爸爸媽媽就準備好的家,在裡面安安穩穩的長大。


「有一個溫暖的家是幸福的。」楊喚在詩中寫出了他的頌讚,但是他的童年卻是淒苦的。他在襁褓中失去了母親,父親從來未在他身上用過絲毫的心思,唯一疼愛他的祖父母又早逝,繼母也棄他而不顧。葉泥先生在〈楊喚的生平〉中這樣寫著:「他沒有親人的疼愛,更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野地裡的小草一樣地自生自長著。」「他從小的確就是以痛苦做食糧,被眼淚給餵大的。」而楊喚終其短暫的一生,也無緣成立一個溫暖甜蜜的家。把這樣悲苦、泣血的記憶,化為溫馨感人的詩篇,是何等偉大的胸懷!了解這一點,楊喚殷切的期盼,也就更強烈了。

輯錄自《國文天地》,第4卷第2期,民國77年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愛心、和諧、幸福—談楊喚的〈家〉
林仙龍(高雄市內惟國小教師)

如果詩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那麼,詩對人類的「美」的薰陶,應重於「善」的誘導、「真」的傳達,也就是說,詩不但是真的教育,善的教育,更是美的教育;它對美的捕捉、表現、追求和創造,不但比「真」、「善」更積極,而且更完整。我喜歡楊喚的童詩,理由也在此,因為楊喚的童詩不但開拓了一個純真、善良的世界,更開拓了一個優美的世界;充滿愛心、和諧和幸福的世界。

「愛心」、「和諧」和「幸福」,可說是楊喚童詩的特色,幾乎每首作品都能發現:一顆晶亮的愛心閃爍著,一股和諧的氣氛瀰漫著,一種幸福的感覺充實著;而這三種東西,也正是楊喚優美的童詩世界中,最珍貴的寶藏。

「愛心」在楊喚的童詩裡,通常以「積極的歌詠」和「消極的憐憫」兩種形式表達,這首詩也不例外。在「積極的歌詠」方面,這首詩利用「家」作為連絡自然界中某些物象的橋樑;樹葉和毛蟲,花朵和蝴蝶,小河和螃蟹、小魚,原野和蚱蜢、蜻蜓,其關連便建立在「家」的關係中,充滿溫馨的情誼,這是作者賦予自然的一種純潔而又原始的愛。在「消極的憐憫」方面,作者藉風、雲,表現無家的酸楚,這種對漂泊無根的憐憫情懷,正是作者對自然萬物更深刻的關照,也是愛心的表現。

不過,此詩並不只是表達自然界間的「原始愛」,或人對自然界的「關照之愛」,更重要的,是表達人和人之間的愛,父母和子女間的親情;這種親情,作者藉「家」將它表現出來。因此這首詩愛的表達上,可說是由疏遠而至親近;首先寫「自然界的愛」,再寫「人和自然界的愛」,最後寫「人世間的愛」,這種由遠而近,由疏而親,層層逼近,將人間的親情寫得十分親切而又細膩。

另外,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在這首詩中用了正反對比的技巧;首先寫小毛蟲、蝴蝶、鳥兒、螞蟻、蜜蜂、螃蟹、小魚、蚱蜢、蜻蜓都「有家」,再寫風和雲「無家」,最後寫弟弟妹妹都「有家」,而形成有一個起伏,一個強烈的對比。把動物們有家的幸福,和風、雲無家的可憐相對比,使人深切體認到有家的好。弟弟妹妹都有家,我們真替他們高興,他們好幸福呀!家好溫暖呀!詩由正面而反面而又正面,家的溫馨就在這對比之間顯現無遺。

最後談此詩的「和諧」,大致可由兩方面探討;一是內在的和諧性,二是外在的和諧性。內在的和諧性已在討論此詩的「愛心」和「幸福」時略為提到,那是和作者在詩中表現的愛心與幸福感結合在一起的,渾然圓滿,而又自然巧妙;這種內在的和諧性就表現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相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輔相成的關係上,而且也建立在彼此相助的精神上。至於外在的和諧性,也可以談到結構上的和

諧及聲音上的和諧性;結構上一正一反一合的情形,也如前面所述。那麼此詩聲音上的和諧呢?

談詩的音樂性,似乎「押韻」是避免不了的,雖然新詩不一定押韻,但一首音樂性強烈的詩,在

聲韻方面大多有突出的表現,這是不容置疑的。「家」這首詩,很明顯的,是一首押韻的詩,全

首詩押了四個韻,籃、園押ㄢ韻;窠、舍押ㄜ韻;裡、息押一韻;家、哪、大押ㄚ韻。就韻腳來說,音樂性已十分明顯。何況這首詩在句型上,又採取重複的方式。譬如:第一句和第二句,第

三句和第四句,第七、八句和第九、十句,其語法和句型都一樣;全詩只十三句,重複句型的就

有八句,更可見其音樂性之強烈。

輯錄自《布穀鳥》,第4期,民國70年1月     

從楊喚的心態談〈水果們的晚會〉
林加春(兒童文學工作者)

全詩以寶石藍色的夜拉開序幕,夜的漆黑寂靜代表了詩人的落寞寡歡,在寥落的心態下,他猛想到要奮起追尋,噹噹的十二下鐘響就是漢界楚河,也是詩人的晨鐘暮鼓;緊接著熱鬧來了,水果們都一齊醒來,希望的羽翼也同時展開,在這一瞬間,連風兒、蟲兒也都睜亮了眼睛,不願意再躲在被窩;屋內窗外,大夥湊在一塊,盡情的享受相聚的樂趣,歡聲雷動的笑浪不止唱醒了沉睡的夜與雲彩,還把早晨和太陽唱出來了。

由初夜的寂然寫到夜深的喧囂,再以日出的明亮為散場,這是「暗與明」、「靜與動」的對比。由窗外的夜寫到屋內的鐘、水果,再回歸窗外的雲彩、太陽,這是「裡與外」、「遠與近」的比對。結尾兩句更是神來之筆,托喻詩人由無助轉到生機,另闢境界,使詩的內容更顯豐盈,意境也隨著美麗的晨曦提升,更是詩人執著的信念寫照-光明必勝於黑暗。

 

 

 

 

 

 

 

楊喚的兒童詩酷愛以喜劇收場,但可貴的是這些結局往往留給我們許多聯想的境界。美麗的早晨、美麗的太陽不是蘊涵著許多希望和生機? 

在描繪水果方面,詩人利用對比來增強詩的鮮活感,給讀者深刻的印象。香蕉彎彎長長,鳳梨矮矮壯壯;西瓜胖嘟嘟,甘蔗瘦巴巴;龍眼滑溜溜,楊桃瓣瓣開-都是詩人有意安排的有趣意象,其主觀的推理,誇張的比擬,看似無理卻富奇趣。再加上香蕉、鳳梨的舞蹈,龍眼的觔斗,西瓜、甘蔗的雙簧,芒果、楊桃的鼓掌,無一不具有生命力而詼諧有趣;詩人年輕的生命中,雖缺乏歡笑,但內心敏銳的感觸與靈黠的幽默感卻煥發無比。 

輯錄自《布穀鳥》,第4期,民國 70年7月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水果們的晚會
吳當(國立台東高中教務主任)

在楊喚的童詩中,以植物為主題的,共二篇,這一篇他以擬人化的晚會方式來處理,使得全詩洋溢出熱鬧、歡樂的氣息。全詩共分三段,計有二十行。就時間而言,由半夜至日出;就空間而言,水果店是他們的舞臺;就角色的對象而言,是臺灣水果的大集合。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楊喚的「臺灣水果經驗」。

首段,晚會的布幕輕盈的掀起,在舞臺的一角,由譬喻法描述晴朗的夜,皎潔的月光妝點出一個美麗的月夜,這種夜,當然是舉行晚會的好時機。第三行點明了時間與地點,接著,在樂隊的歡迎下,主角們上場了。楊喚的鏡頭由外而內,由遠而近的為我們介紹,在氣氛的經營上相當成功。

次段,進入晚會的主題。楊喚以當時臺灣常見的水果為主,依照他們的外貌特徵,表演一些逗趣的節目。在角色方面有鳳梨、龍眼、西瓜、甘蔗、芒果與楊桃。其中,飄搖的裙子忠實的抓住了香蕉寬闊的葉片,「一起一落地劈拍響」是龍眼落地時的聽覺摹寫,圓胖的西瓜和瘦長的甘蔗是形體的映襯。在節目方面,有臺灣的招牌舞:繽紛、充滿力與美的高山舞,有小丑似的趣味性的翻觔斗,有滑稽的雙簧,也有製造熱鬧氣氛的啦啦隊。熱騰騰的歡樂場面,令人不禁想縱身躍入。

末段,活動進入了高潮,以一曲大合唱結束了這一場奇妙的晚會。這曲合唱的氣勢是相當大的,楊喚以複疊、層遞和頂真的方式點明了演唱的時間,在朗誦時,很有節奏感,饒富韻味;在意境上,令人有無限甜美的感覺,水果們共同創造了一個充滿歡笑的世界,他們以歌聲驅走了漫漫的長夜,迎來了黎明與朝陽。這一部分,不只是視覺與聽覺上的感受,更有引領我們深一層去思考的用意。 

 

 

 

 

 

臺灣是水果的王國。走在郊外,隨處可見纍纍的果樹;大街小巷,舉目是琳瑯滿目的水果攤。豐富的水果,是幸福的象徵。由於勤奮,方有如此美好的收穫;由於收穫,方有美好的生活。水果不僅是營養,而且代表了快樂、希望。楊喚選擇了人人喜歡的水果,向人們散布快樂的晚會訊息,讓人覺得新鮮、有創意。 

楊喚在詩中,蘊含了深切的期望,水果們以歌聲克服了長夜,迎來了黎明美麗的太陽,這一個晚會,令人充滿了無限的憧憬。水果需要安樂的世界,人間也需要愛。水果們的晚會,雖是天真的想像,卻也植根於時代的呼吸之中。我們希望這幅歡樂圖,不只存在於水果的晚會中,人間也有如此繽紛、祥和的可能。

輯錄自《國文天地》,第6卷第6期,民國 79年1月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什麼是詩?
陳木城(建安國小校長)、凌拂(作家)

「天方夜譚」裡,阿里巴巴進入了寶山,對著寶庫的山門大喊:「芝麻,開門!」門就開了,滿坑滿谷的金銀,照得他眼睛發亮。文學的世界也像一座寶山,「詩」就是那個寶庫,金銀會照亮人的眼睛,「詩」更會照亮人的心。

美國詩人佛洛斯特說:「讀起來很愉快,讀過以後會使自己變聰明的,那就是詩。」詩裡的話都是新鮮動人的,所以會讓人覺得愉快。詩能啟發我們的智慧,照亮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的感覺敏銳、心思細膩。所以,讀過以後,會覺得自己變聰明了。

我們對周圍的環境,習以為常以後,就會養成習慣反應,對許多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種習慣一旦蒙住我們的眼睛,生活就會單調乏味,彷彿太陽底下沒有一件新鮮事。

可是,在詩的世界,「春風,叫花兒張開嘴來唱歌」,「蝴蝶是花的靈魂,要飛回來找它自己」,「用荷葉可以包一片月光,回去夾在詩集」。詩的世界充滿神奇,把許多平凡的事物,表現得那麼活潑、那麼動人、那麼鮮明。詩晶晶閃閃的智慧、細細微微的情感,不僅安慰了心靈、陶治了品性、也美化了生活。

美國詩人法敻,幫詩下過一個很有趣的定義,林良先生把它翻譯出來,他說:

甚麼是詩?誰知道。
它像玫瑰香,可並不是那玫瑰;
像亮光,可並不是那天空;
像翅膀閃光,可並不是那翅膀;
像海濤聲,可並不是那海浪;
像我的神氣,可並不是我的身體。

 

 

 

 

 

 

 

它使你看到,聽到,感覺到一些東西,
都是普通文章辦不到的。
它究竟是甚麼東西?誰知道。


這一段文字,用了許多譬喻來解釋「詩」。詩不是玫瑰,也並不是天空或海浪。詩指的是一種感覺,一種由玫瑰、天空、海浪……等,一切外事外物所引起的美好的感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詩人的眼睛是點鐵成金的,常常能看見一般人所不能看見的事。我們讀詩,也就在隨著詩人所指點的方向,從醜陋中看出新奇,從平凡中看出不凡。讀詩會覺得快樂、會得到安慰;能欣賞詩的人,是有福的。

輯錄自《童詩開門:敲門篇(一)》,國語日報社出版,民國81年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談我們的童詩
林煥彰(詩人)
 

 

 

 

 

 

 

 

 

兒童詩,我們希望它是「詩」,也希望它是屬於「兒童的」;是「詩」,它必須講究詩所不可或缺的「質素」;是「兒童的」,我們就得考慮從兒童的心理意識的觀點來對待所有事物,使兒童詩成為詩的一種,也是兒童文學的一種。

不過,兒童詩的範圍,不應該因為它是屬於「兒童的」,就侷限了它的發展;正如兒童的心理世界,不能因為他們的心智尚未完全成長而遭到關閉;故兒童詩的寫作取向,是自由而多方向的。一般認為,好的兒童詩,應做到老少咸宜;兒童看了喜歡,成人也可以欣賞,而且回味無窮。

詩人寫作兒童詩,往往比較專注於詩質的把握和意象的捕捉,因此難免有過於深澀難懂的表現,需要加以適當的調整,才能達到深入淺出的境界。相反地,未經新詩寫作的磨鍊,而一開始就寫作兒童詩的人,其作品常有詩質淡薄的缺失。

我們的兒童詩需要我們加倍努力開拓,才會有更燦爛的遠景,引起更多人對兒童詩的重視,並積極參與。

輯錄自《童詩百首》,爾雅出版社,民國69年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童詩的創意
杜淑貞(花蓮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教授)

談到「創意」,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名創意人詹姆斯.楊(James Webb Young)所提出的「島嶼理論」。 

詹姆斯在其著作《產生創意的方法》(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一書中指出,根據古代水手們的傳說,在航海圖上所標示的深海,會在一夜之間,突然出現了許多環狀的島嶼。而創意的發生,也像這些島嶼一般,在靈光乍現之下,神秘地浮出腦海。 

後來經過科學家的證實,那些突然浮現的島嶼,是經由海面下無數的珊瑚的堆積與成長之後,在最後一刻,才浮出海面的。因此詹姆斯認為,創意的發生就像那浮現的島嶼一樣,表面上看來是突然出現的,其實是經過潛意識長期的孕育後,才浮現的成果(1)。這個「島嶼理論」說得真是好極了。我們要培養一個會寫詩的兒童,也並非十天半月,一蹴可及的。 

我們首先要培養具有「人文素養」的國小兒童,指導兒童如何去感受、去發現、去思考。諸如養成詳細觀察能力、詳細描述能力、比較能力、綜合歸納能力、認定關係能力、預測的能力、形成問題等各種能力。希望從國小一年級開始,透過教學流程,逐漸培養這些能力,使兒童學會主動思考(2)。 

寫詩需要創意,而創意需要「敏於觀察」、「勤於思考」、「具有通識」。能通過口頭或文字,條理清晰地表達思想和感受,並對精緻文化由衷的喜愛,關切當前人類生活,對本國文化有起碼的了解,對外國的文化有適度的尊重(3)。 
孩子寫兒童詩,「創意」之發生,也正如那些沉潛的島嶼一般,需經過長時期之觀察、蘊釀,長時期閱讀之孕育累積,日積月累以後,才能奠定「島嶼浮現」的基礎。換言之,「創意」之島嶼效應,其關係是連鎖的,而非片面的,局部的。 

有朝一日,島嶼浮現了,孩子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好詩,表面上看起來,彷彿是突然出現的、事實上潛意識歷經長時間的磨礪之後,才能發光發亮。終於在深海處,形成環狀的發光島嶼,教人見之驚嘆不已。 
而十七世紀英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兼批評家卓萊頓(John Dryden 1631-1700),在其長詩〈驚異年華〉(Annus Mirabilis,1666)(4)的序文中說道: 「詩人之想像的第一個喜悅正是創意,即思想的發現;第二是幻想,亦即根據判斷力表現出適合於主題時,對於那個思想的變形、誘導、或塑造;第三是表現,亦即將所發現的、種種不同的思想,用適切的、意味深長的、而且響亮的字句,加以穿著和裝飾的技術;其想像的敏捷性從創意中,其豐饒性從幻想中,其準確性從表現中,看出來。」 

牛津大辭典對「創意」的解釋是:「運用知性或想像力,對於主題、概念或處理方法的籌劃。」而「知性或想像力這幾個字,使我覺得像是把問題拖垮了;「籌劃」(devising)這兩個字暗示著使用手頭的材料,慎重地湊在一起;然而我相信卓萊頓的「創意」,包括著一首新詩之萌芽突然出現,也許還只處於一種情感的狀態。則他的「創意」的確是一種發現,一種挖掘(trouvaille),一種洞察力,以及一種新穎的形象。 

「幻想」表示對獨創的意想(donn'ee)之有意識的慘淡經營─我不喜歡將創意所發現到的東西名之為「概念」;而幻想,我相信,也包括將一些「創意」,在一首詩中有意識的、慎重的結合作用(6)。 

作為一個兒童詩作者,想像的第一個喜悅,正是創意,也就是思想的最初發現。而對於卓萊頓,「想像」是詩的創造之整個過程,其中「幻想」,亦是一個要素。 

至於想像力的「第三個喜悅」,就是「表現法」(elocution)。字句的發現,早在幻想中已經開始,幻想是部分的遣詞後作,亦即「用適切的、意味深長的、而且響亮的字句,加以穿著裝飾」的工作,該在最後完成。 
於是,我們可以從「創意」中,看出想像的「敏捷性」;從「幻想」中,看出想像的「豐饒性」;從「表現」中,看出想像的「準確性」。並且還請注意,在這兒「響亮的字句」中「響亮的」三個字的意思,幾乎就是指我們該稱之為「音樂的」那種東西。 

大凡一首好的兒童詩,不能不具備「音樂性」,亦不能不考慮「創意」,以及時代的樣式與風格(Style)。兒童詩創作之泉源有時而窮,則不能不多閱歷,或者將前人材料,加以儲藏或轉換,以適合自己使用。詩人在提筆之前,胸中不能沒有要寫的東西,這是一個明顯的真理,卻時常受到有心寫作的人,以及致力於教人寫作的某些人所忽視。 

想要創作一首富有「獨特意象」、「別具風格」的一流童詩,不能不具備洗練的想像力。英國詩人艾狄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說道:「具有洗練的想像力的人,能夠進入粗俗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許多喜悅的世界。他能夠和繪畫交談,而且在雕刻中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他在描寫中品味旁人不知道的爽快,而且時常在眺望田野或牧場時,發現到比擁有這些的人,所能發現到的更大的滿足。」 

他讚揚「想像力」的觀念,因為它使你能夠欣賞一座雕像,或者說一件所有物,而不必為了付錢把手伸到口袋裡,的確這是一種非常可喜的思想(7)。有了超常脫俗而洗鍊的想像力,就「能夠進入粗俗的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許多喜悅的世界」,「他在描寫中品味旁人不知道的爽快」,那麼如此一來,要想撰構一首不與人同,深富獨特創意的好童詩,又有何難呢?

輯錄自《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民國83年10月 


1.參見郭泰,〈九九%努力加一%靈感〉,收入《創意就是財富》
(台北:遠流,民國89年),頁168-9。 

 

2.參見幸曼玲,《一年級上學期教學要點,國小道德與健康教學指引,實驗本第一冊》
(台北:台灣省國校教師研習會,民國81年),頁12。 
3.參見郭為藩等著,《教育學新論》
(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7年),頁304。 
4.見杜國清著《詩的效用與批評的效用》,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民國72年)〈驚異年華的序文〉 
(Preqace to Annus Mirabilis,1666)。〈驚異年華〉 
是卓萊頓的長詩,描寫1665-6年與荷蘭的海戰,以及1666年的倫敦大火等。 
5.同前註,頁15。 
6.同前註,頁56。7.同前註,頁61。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淺論「兒童詩歌教學」
黃尤君(兒童文學工作者)

透過兒童真情至性的一篇篇詩作中,學童們不但可透過童詩的創作陶治其性情,培養其情操,教師們更可從兒童的詩句進入兒童的天地中,去了解進而輔導他們,兒童詩歌教學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兒童詩歌真正落實於國小的詩歌教學成效卻未臻理想,筆者以為可能的窒礙來自於下列兩方面:一是低估孩童欣賞及創作童詩的能力,認為學童年幼,缺乏學習童詩的能力;二是教師本身對於詩歌教學缺乏正確認識所致,對詩歌的觀念,尚停留在古體詩的對仗、押韻和背誦等觀念上,無怪乎對於詩歌教學抱持觀望、存疑和怯步的態度,如此,怎能夠推得動兒童詩歌的教學?

欲推動兒童詩歌教學,應對其有一番正確的認識。《兒童詩歌論集》一書,對此提出三點建議:

1.瞭解兒童的創作歷程。
一般而言,兒童的發展歷程主要以感官的感受為主,而感官的感受以觀察為立足點,衹有透過完整的觀察,方能激發兒童的想像力,進而有創造力。這種觀察是具體的,也是生活的。如果缺少觀察的基礎,所謂的想像,會淪為文字遊戲。

2.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
詩歌教學以語文為主,而非以文學為主。透過詩歌的教學,以學得正確的語文知識是不可忽略的事實,過分強調文學教育,會導致兒童語文學習的失敗。詩歌教學的重心在於語言及其表達方式,但這種語言及表達方式,以不違反語文的正規原則為主;至於所謂的吟唱,衹是教學方式之一,亦非重心。

3.詩歌可以激發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兒童與詩的思考方式,皆以水平方式為主;這種水平的想像力,乃是人類的天賦,透過詩歌的腦力激盪,可激發兒童的想像力。而兒童學習詩歌,更可始自於感覺運動階段,衹要他有感覺,就能接受,而其早期的接受方式,又以音樂化為主。而就審美發展而言,則在於審美感受力的養成。

簡言之,兒童詩歌教學,其特色在於人文的涵養;其終極目標在於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其本質在於遊戲情趣的追求;其實效上是一種才能啟發;在教學上它是語文的教育而非僅止於「音樂教學」(林文寶,兒童詩歌研究,頁280)。兒童詩歌教學乃至整個兒童文學的活動,無非就是一種情趣的追求,它提供給兒童另一種遊戲的方式,符合「兒童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這樣的一個前提,因此,詩歌適合於兒童時期來教,因為小孩子本身就具有詩的原型,小孩本身就具有「詩性」。此乃因孩童階段完全用「稚心」去感受世界,他的隻字片語,可說就是詩的原型;小孩子認識萬事萬物是透過直覺而不是透過概念,他們對所見所聞皆感到新鮮,只要是讓他感動的,他就會將之發洩出來,他的一切完全是直接的、及物的,因此,小孩子本身就具有「詩性」(同上,頁285-286)。

 

 

 

 

童詩教學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趣味的,絕不可過度苛求,只要詩中具備美麗的想像和兒童真實動人的情感,合乎現代語法、流利且順口等條件,則教師便該抱持鼓勵重於一切的態度,讓孩童本乎興趣從事詩歌的創作,也許他們的巧思及創意,還是我們大人所望塵莫及的。

詩的創作泉源既然是來自於每個人心中最真實的情感,則人人皆有成為詩人的可能—尤其是孩童。因此,對兒童進行詩歌教學是可行、可能也是必要的,愈早將其心中所蘊藏的真、善、美引發出來,便能愈早讓他體會心中的有情世界,這是身為教師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只不過在進行這項大工程前,身為詩歌教學者,不能不先對詩歌本身有所了解與充實,如此,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輯錄自《國教之聲》,第29卷第4期,民國85年5月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楊喚著作

《楊喚全集I、II》 
    楊喚 (歸人主編) 洪範出版 民國74年

《楊喚書簡》 
   
楊喚 (歸人主編) 洪範出版 民國73年

《風景》 
   
楊喚 現代詩社出版 民國43年

《楊喚詩集》 
   
楊喚 光啟出版 民國53年

《楊喚詩簡集》 
   
楊喚 普天出版 民國58年

《楊喚書簡》 
   
楊喚 (歸人主編) 光啟出版 民國64年

《水果們的晚會》 
   
楊喚 純文學出版 民國65年

《夏夜》 
   
楊喚 偉文出版 民國68年

《水果們的晚會》 
   
楊喚 (夏祖明 繪圖) 純文學出版 民國73年

《夏夜》 
   
楊喚 (龔雲鵬 繪圖) 親親文化出版 民國81年

《水果們的晚會》 
   
楊喚 (龔雲鵬 繪圖) 親親文化出版 民國81年


◎與楊喚有關的書

《楊喚與兒童文學》
   
林文寶 萬卷樓出版 民國85年

《楊喚童詩賞析》
   
吳當 國語日報社出版 民國81年

《楊喚其人及其詩研究》
    
余翠如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0年

《楊喚詩十二首》 (包括我是忙碌的、鄉愁、小時候、雨、二十四歲、垂滅的
星、醒來、失眠夜、船、雨中吟、我歌唱、椰子樹 ) 
   
許常惠 作曲 樂韻出版 民國67年

《森林的詩》(兒童清唱劇) 
   
許常惠 作曲 楊喚 作詞 樂韻出版 民國67年


◎延伸閱讀

《兒童詩選讀》林煥彰 編著 爾雅出版社 民國70年 

《快樂的童詩教室》林仙龍 民生報社出版 民國72年 

《童詩的秘密》陳木城 民生報社 民國75年 

《兒童詩歌研究》林文寶 復文圖書出版 民國77年

《童詩開門:敲門篇(一)、開門篇(二)、進門篇(三)》
   
陳木城、凌拂 國語日報社出版 民國81年

《童詩廣角鏡:兒童詩賞析》杜萱 正中書局出版 民國82年

《國語日報童詩選》
    
陳木城、賴慶雄、李書慧 編選 國語日報社出版 民國83年

《兒童詩歌論集》 林文寶 富春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84年 

《含苞的詩蕾(上、下)》黃基博 國語日報社出版 民國84年

《兒童詩探究》杜淑貞 五南出版 民國85年 

《童詩萬花筒》(兒童文學詩歌選集1988-1998) 
   
林文寶 策劃 洪志明 主編 幼獅出版社 民國89年

《臺灣兒童詩理論與批評發展之研究:1945-2000》 
   
徐錦成 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90年

《兒童詩寫作研究》 陳正治 五南出版 民國91年


◎其他參考資料 
   
出處: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 http://lit.ncl.edu.tw

黃智溶 
從兩首鄉愁詩中論「隔離意識」的內容與形式《文藝月刊》第171期 民國72年9 月

覃子豪
論楊喚的詩 《風景詩集》現代詩社 民國43年9月

歸人
憶詩人楊喚 《風景詩集》現代詩社 民國43年9月

紀弦
楊喚的遺著「風景」《新詩論集》大業書店 民國45年10月

柳文哲
詩壇散步—楊喚詩集 《笠》第4期 民國53年

柳文哲 
楊喚 《笠》第7期 民國54年6月

李元貞 
楊喚和他的詩 《新潮》第16期 民國56 年12月

吳瀛濤 
詩的欣賞 《笠》第27期 民國57年1 月

周伯乃 
夭折的天才詩人楊喚《自由青年》第41卷第4期 民國58年4月

彭邦楨 
詩人之死—楊喚逝世十六週年遺著「風景」讀後 
《青年戰士報》第8期 民國 59 年3月7日

嚴堂紘 
釋析楊喚的「兩中吟」 《詩脈季刊》 第6期 民國66年10月25日

趙天儀 
楊喚的兒童詩—談楊喚兒童詩集「水果們的晚會」 
《幼獅文藝》 第46卷第5期 民國66年11月

羅青 
楊喚的「垂滅的星」《從徐志摩到余光中》 爾雅 民國67年12月

陳黎 
分析楊喚的三首詩 《明道文藝》第40期 民國68年7月

趙迺定 
析楊喚童話詩 《笠》第74期 民國 65年8月15日

陳黎 
楊喚「黃昏」《掌門詩刊》第3期 民國68年7月

蕭蕭 
二十四歲 《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 民國68年11月

張漢良 
垂滅的星《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 民國68年11月

文曉村 
評析國中國文教課書中的四首新詩《葡萄園》第69期 民國69年1月

莫渝 
談楊喚的「美麗島」《布穀鳥》第1期 民國69年4月

魯蛟 
楊喚的童話世界—兼談他的四首秋動物詩 《布穀鳥》第1期 民國69年4月

蕭蕭 
把發酵的血釀成愛的汁液—楊喚逝世廿十五週年紀念座談會 
《幼獅文藝》第52卷第2期 民國69年8月

林仙龍 
愛心、和諧、幸福—談楊喚的「家」《布穀鳥》第4期 民國70年1月

劉龍勳 
楊喚 《中國新詩賞析》長安出版社 民國70年4月

林加春 
從楊喚的心態談「水果們的晚會」《布穀鳥》第6期 民國70年7月

宋熹 
森林樂園—談楊喚「森林的詩」《布穀鳥》第7期 民國70年10月

吳當 
童詩的教育性—兼談楊喚的兩首詩《布穀鳥》第12期 民國72年1月

趙天儀 
楊喚的「水果們的晚會」 商工日報 民國72年7月16日

林武憲 
念楊喚唱楊喚 中央日報 民國73年3月20日

包文正 
楊喚的苦惱 國語日報 民國74 年12月8日

楊如晶 
楊喚「夏夜」詩的賞析《國文天地》第10期 民國75年3月

李瑞騰 
楊喚的「小螞蟻」洪範 民國76年8月10日

吳當 
春天在哪兒呀—楊喚童詩析賞《國文天地》第3卷第9期 民國77年4月

吳當 
下雨了《國文天地》 第4卷第3期 民國77年 8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家《國文天地》第4卷第2期 民國77年7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美麗島《國文天地》第4卷第5期 民國77年10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七彩的虹《國文天地》第4卷第5期 民國78年10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眼睛 《國文天地》 第4卷第11期 民國78年4月

林文寶 
楊喚對兒童文學的見解《台東師院學報》第4卷第11期 民國78年6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夏夜《國文天地》第5卷第3期 民國78年8月

王翠如 
《楊喚和他「詩的小城」初探》緒論《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 民國80年11月

林文寶 
楊喚的兒童詩《幼獅雜誌》第20卷第4期 民國78年10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水果們的晚會《國文天地》第6卷第6期 民國79年11月

簡政珍 
瞬間和軌跡—〈楊喚詩集〉賞析《聯合文學》 第7卷第9期 民國80年7月

孟樊 
楊喚詩集《明道文藝》第199期 民國81年10月

歸人 
一座巧妙的橋梁—序「楊喚童詩賞析」國語日報 民國81年12月20日

徐守濤 
欣賞楊喚的「毛毛是個好孩子」《布穀鳥》第2期 民國69年7月

吳當 
楊喚童詩析賞森林的詩《國文天地》第9卷第5期 民國82年10月

向明 
談楊喚的「春天在哪兒呀」《布穀鳥》第5期 民國70年4月

司徒衛 
楊喚的「風景」《五十年代文學論評》成文 民國68年7月

李元洛 
一支早夭的短笛 《評論十家》爾雅 民國82年12月

林文寶 
楊喚的兒童詩《台東師院學報》第3期 民國80年6月

林文寶 
楊喚對兒童文學的見解—楊喚研究之一 《台灣文藝》第113期 民國77年9月

林文寶 
楊喚研究資料初編《文訊月刊》第39期 民國77年12月

黃守誠
楊喚的童話詩《文學初探》光啟社 民國65年

憶明
愛者和戰士《青年戰士報》第8期 民國65年3月22日

評論者文曉村
夏夜—新詩評析一百首《布穀鳥》 民國 69年4月

舒蘭
讀楊喚「給你寫一封信」 商工日報 民國74年3月7日

歸人
中國兒童文學的開路者—關於楊喚遺作(上) 聯合報 民國74年3月7日

歸人
中國兒童文學的開路者—關於楊喚遺作(下)聯合報 民國74 年3月8日

馮輝岳
永遠的詩人 中央日報 民國73年3月29日

麥穗
克利利的溫馨—談楊喚的「小蟋蟀」台灣時報 民國73年4月11日

李師鄭
一位獻身兒童的詩人,讀「楊喚詩集」與「楊喚書簡」後感 台灣新生報 民國64年6月10日

馮輝岳
快樂的小雨點—賞析楊喚的童話詩 台灣日報 民國73年3月7日

龔顯宗
論楊喚的詩 《廿卅年代新詩論集》鳳凰城圖書公司 民國71年8月

蕭蕭
楊喚《現代詩入門》故鄉 民國71年2月

吳正吉
夏夜《文章賞析》文津 民國76年6月

吳正吉
春天在哪兒呀?《活用修辭》復文 民國73年6月

展甦
楊喚詩集《改變中學生的書》前衛 民國73年10月

林良 
「水果們的晚會」的序 《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周刊》第245期 民國65年12月

蘇樺 
童話詩及其他《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周刊》第407期 民國69年2月

張孟三 
關於楊喚的「夏夜」《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周刊》第99期 民國63年3月

悅玲 
讀楊喚的兒童詩《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周刊》第137期 民國63年11月

向明 
楊喚與米爾思《布穀鳥兒童詩學季刊》第1期 

葉泥 
懷楊喚《台大詩歌研究社「青潮」》革新號 民國43年

柯慶明 
簡介楊喚的詩 《萌芽的觸鬚》雲天出版社 民國59年

掌杉 
探討楊喚童詩裡的世界《詩人季刊》第5期 民國65年5月

洪志明 
用聲音寫的詩—談楊喚的「小蟋蟀」《布穀鳥》第3期 民國69年10月 

邱嘉勇 
夏夜評析《中國語文》 第63卷第4期 民國77年10月

夏秋 
評「楊喚詩集」《中國一周》第869期 民國55年12月

歸人 
從楊喚「花」談起《中華文藝》第7卷第3期 民國63年5月

吳統雄 
從楊喚詩研究新詩自然韻《新潮》第31期 民國65年1月

歸人 
談楊喚的「三封半信」《中華文藝》第10卷第4期 民國64年12月

蘇兆元 
楊喚與現代詩(上)青年戰士報 民國58年4月6日

蘇兆元 
楊喚與現代詩(下)青年戰士報 民國58年4月20日

辛鬱 
楊喚的「垂滅的星」—讀詩札記(三)青年戰士報 民國64年8月15日

歸人 
藝術要求的亦是完美—「楊喚詩集」七版校訂記《新文藝》第243期 民國65年6月

陳冠華 
析楊喚的「失眠夜」商工日報 民國74年2月19日

沈謙 
楊喚是一隻能言鳥 中央日報 民國84年8月18日

張敏英 
熱烈的生命、燦爛的文學—我讀「楊喚詩集」 更生日報 民國68年6月9日

向明 
重讀楊喚的詩 中華日報 民國83年11月13日

徐錦成 
楊喚<小紙船>《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 民國92年12月

王翠如 
《楊喚和他「詩的小城」初探》緒論《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 民國80年

鍾鼎文 
彩虹的影子—讀楊喚遺著「風景」詩集 中央日報 民國43年10月09日

劉登翰等編 
楊喚、鍾鼎文等的詩歌創作《台灣文學史(下)》 海峽文藝出版社 民國82年

呂嘉紋 
我讀《水果們的晚會》國語日報 民國89年5月29日

褚乃瑛 
一隻能言鳥,唱出人們心裡的聲音—談楊喚的童話詩 國語日報 民國89年5月 29日

弦 
濺了血的「童話」《創世紀》第32期 民國62年3月

莫渝 
期待 國語時報 民國88年9月9日

 

 

 

盧先志 
楊喚詩集《翰海觀潮》文建會 民國86年5月

董忠司 
童詩用韻研究示例—楊喚、林良、林武憲三家童詩用韻之研究 
《新竹師院學報》第3期 民國79年6月

徐錦成 
楊喚<小紙船>《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 民國92年12月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下雨了
下雨了, 
太陽怕淋雨回家去休假, 
火車怕淋雨忙著開向車站, 
汽車和腳踏車還有老牛車
也都忙著趕回家, 
可憐的是那高大的電線桿和綠色的郵筒, 
淋著雨站在街頭一動也不能動, 
花朵和樹木都低頭流淚, 
小鴨和小鵝浸在泥水裡玩的最高興, 
麻雀躲在巢裡睡了覺, 
小妹妹怕聽那轟隆轟隆的雷聲, 
爬上床又蒙上了被還捂緊了耳朵, 
迎著風雨,只有勇敢的海燕, 
不停的在海上向前飛行,飛行。

小蝸牛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走路,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爬樹, 
慢慢的,慢慢的, 
不急也不慌。 
我馱著我的小房子旅行, 
到處去拜訪, 
拜訪那和花朵和小草們親嘴的太陽。 
我要問問他: 
為什麼他不來照一照 
我住的那樣又濕又髒的鬼地方?

小螞蟻 
我們是一群不偷懶的小工人, 
搬不動哥哥的故事書, 
拉不走姐姐的花毛線, 
我們來抬小妹妹吃剩下的碎餅屑。 
下雨了, 
有小菌子給我們撐起了最漂亮的傘; 
過河了, 
有花瓣兒給我們搖來了最穩當的船。

小蟋蟀
克利利!克利利! 
媽媽的故事真好聽, 
克利利!克利利! 
洋娃娃的眼睛真好看。 
克利利!克利利! 
誰讓你的小臉和小手黑又髒? 
克利利!克利利! 
不哭不鬧睡一覺, 
我的歌兒唱到大天亮。

小蜘蛛
要黏住小蚊子討厭的尖嘴巴。 
要黏住小蒼蠅亂飛的翅膀。 
蜜蜂姐姐小心呀, 
可別飛到這裡來給我蜜糖! 
風兒把落花吹到我的網, 
露水把珍珠掛在我的網: 
最漂亮的呀,是我的家。


叮呤呤,叮呤呤 
鈴蘭花搖響一串串小鈴子; 
嗚啦啦,嗚啦啦, 
牽牛花吹起一隻隻小喇叭, 
有細雨給漂亮的百合花洗臉, 
有微風給白頭的蒲公英理髮, 
有夜鶯為紅玫瑰歌唱, 
有太陽跟康乃馨親熱的談話。 
有蜜蜂介紹花朵和花朵結婚, 
花的家族,最美也最大! 
花,是人們最好的朋友, 
花,去訪問學校、醫院, 
和每一幸福溫暖的家, 
花,把香氣散滿了這世界, 
花,開在中國、日本、美國和西班牙。

肥皂之歌
小朋友們,你們一定都要認識我, 
說我是一塊好肥皂。 
我不像那些穿的花花綠綠的香肥皂, 
被擺在大百貨店高貴的櫥窗裡, 
一生下來, 
我就被工人們裝進一個粗糙的大木箱。 
可是我很快樂,我也很驕傲。 
我願意幫助你們的媽媽辛苦的洗衣裳, 
我更願意跟著你們快活的吹泡泡。 
來,讓我們做一個好朋友吧! 
讓我每天替你們洗乾淨那又黑又髒的小手, 
再高興的看著你們穿著
洗得又乾淨又漂亮的衣裳 
去上學校!

七彩的虹
接了太陽國王的大掃除的命令,
小雨點們就都坐上飛跑著的烏雲,
賽跑著離開了天上的宮廷。 
他們給稻田和小河加足了水,
他們給骯髒的山谷洗過了澡,
就又來洗淨了清道夫永遠也掃不完的城市,
也洗淨了悶熱的飛滿了塵土的天空。 
太陽國王為了獎賞他們真能幹,
就送給他們一條美麗的長彩帶,
那就是掛在明亮的雨後的天空中的
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的虹。

眼 睛
小黑貓有兩隻黃色的大眼睛, 
在沒有月亮的晚上走路, 
那兩隻大眼睛就是牠的燈。 
小麻雀的眼睛最靈活, 
歡歡喜喜的飛起來, 
找著寂寞的孩子唱最快樂的歌給他聽。 
小老鼠的眼睛在夜裡才睜開, 
不敢走出來曬曬太陽散散步, 
永遠要守著一個又黑又濕的小土洞。 
媽媽的眼睛像太陽那樣溫暖,那樣亮, 
她微笑的看著你,她永遠的祝福你, 
因為你是她最愛的寶貝兒。 
你的眼睛是窗子, 
要向著明亮的好太陽打開來呀! 
要向著藍色的天空打開來呀! 
要向著你要走的,
也是最好的一條路打開來呀! 
別一看見書本就懶洋洋嚷:
「喔!我的頭痛!」 
然後緊緊閉上,像那闔上的蚌殼。

美麗島 
有藍色的吐著白色的唾沫的海, 
小心地忠實的守衛著, 
寒冷的冰雪永遠也不敢到這裡來。 
有綠色的伸著大手掌的椰子樹 
緊緊的拉著親愛的春天, 
美麗的花朵永遠成群結隊的開。 
在這? 
小朋友們都像健康的牛一樣地健康, 
在這? 
小朋友都像快樂的雲雀一樣地快樂。 
你來看! 
小妹妹是夢見香蕉跟鳳梨在街上跳舞了吧? 
要不怎麼睡在媽媽的懷裡 
還不停地微笑? 
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告訴你,她的名字叫臺灣, 
是甜蜜的糖的王國, 
是童話一樣美麗的,美麗的寶島。

快上學去吧
—快上學去吧! 
小書包緊急的看著那越升越高的太陽 
—快上學去吧! 
老鬧鐘也扯著嗓子大聲的嚷。 
懶洋洋的看著天花板, 
小弟弟裝做生病不起床。 
蒙上頭,正想再睡, 
忽聽得他們在開會: 
眼睛說:很好!我要關起窗子永遠的休息! 
耳朵說:不錯!我要鎖起門來整年的睡! 
鼻子說:很好!我高興放長假! 
腳 說:我也永遠不想再走路! 
手 說:那我也永遠不想再工作! 
小弟弟一聽著了慌, 
一翻身就爬起來: 
好!好!好! 
你們都別再吵, 
我要做一個好孩子, 
再也不懶惰! 

小紙船
你就快點摺起一個小紙船罷, 
別捨不得一張白色的勞作紙呀, 
再用你五彩的蠟筆 
畫上一個歪戴著白帽子的小水手。 
小蟋蟀是去參加一個音樂會, 
要過河去唱歌; 
小螞蟻忙了一天想媽媽, 
要過河趕回家。 
你看,你看他們都等急啦! 
當那太陽先生向白天告別的時候, 
當那雲彩小姐被吻的羞紅的臉, 
當那蝌蚪孩子要躲在河床下休息, 
就讓你的小紙船揚帆罷! 
讓它浮過小橋, 
讓它輕輕浮過小橋, 
可別驚醒了睡在小河上的晚霞。 
快點划!快點划! 
千萬叮嚀你的小水手 
別在半路上停了船哪, 
別讓它靠了岸去給他的小戀人 
採那開得金黃金黃的蒲公英花。 
你該知道,這時候, 
那熱鬧音樂會上
已經響過一遍嘹亮的小喇叭, 
就是小螞蟻的媽媽
也正焦急的等著他回去吃晚飯哪。 
等那月兒姐向小河照鏡子; 
等那星星們都頑皮的鑽出了頭, 
等那夜風和小草低語的時候, 
等那花朵都睡了,等那蟲兒都睡了的時候, 
螢火蟲也該提著燈籠來了, 
讓他們迎接你的小紙船和那忠實的小水手, 
平安地彎進那生遍蘆葦的靜靜的小港口!

給你寫一封信
今天是星期日 
〈不下雨,不颳風,頂好頂好響晴的天氣〉 
你一定一早就跑出去了, 
跟你們的同學們, 
東跑西跑的去吵架罵人, 
嘴裡胡亂的吃東西, 
一看起連環圖畫就什麼都不管了, 
把一套剛穿上身的衣裳又弄的髒髒的, 
不是跌破了頭就是打腫了臉, 
活像豬八戒那個怪樣子。 
別老是不理我們罷, 
親愛的好朋友, 
不,我們親愛的小主人! 
你該知道我們是多麼喜歡和你親近。 
教科書在想著你, 
記事本在想著你, 
我和刀片和橡皮不舒服的躺在文具盒裡, 
也在想著你,想著你呀! 
雖然在你發脾氣的時候 
動不動就把我們從桌子上摔下去 
〈教科書教你給弄破了衣裳, 
筆記本讓你撕得亂七八糟, 
橡皮到現在還害著皮膚病, 
我和刀片差一點沒給你摔斷了腰,〉 
雖然爸爸和媽媽罵你是壞孩子, 
老師也說你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壞學生。 
你別老是不理我們罷! 
那管是用你那兩隻弄得又黑又髒的小手, 
來親切地摸一摸我們也好。 
教科書是聰明的好先生, 
雖然他不會像連環圖那樣讓你喜歡, 
但是他不會讓你在課堂上, 
紅著臉翻白著眼睛答不出老師問你的問題; 
我是一枝最好最好的鉛筆, 
我跟筆記本和刀片和橡皮, 
會熱心地幫助你做功課抄筆記。 
你別老是不理我們罷! 
親愛的好朋友, 
不,我們親愛的小主人, 
我們都在等著你, 
在等著你。

毛毛是個好孩子
駕著太陽的金車, 
打著雲彩的傘, 
夏天先生到人間旅行來了。 
來了,來了, 
蟬兒第一個通知了可愛的孩子們。 
來了,來了, 
南風也跟著告訴了搖著扇子的芭蕉。 
向日葵真是個大傻瓜, 
夏天就在他的身旁, 
他還是每天向太陽問夏天的消息。 
蜜蜂頑皮的飛到東又飛到西, 
見到花朵就問一句: 
「討厭的夏天又來了, 
你知道不知道?」 
喇叭花早就知道夏天從哪兒來, 
他塗得滿臉都是脂粉, 
歡喜的爬出籬笆等著迎接他。 
小荷花看著小魚兒高興的捉迷藏, 
他躲在河邊只是靜靜的笑。 
小草有月亮媽媽給他蓋上露珠的被, 
就是再熱的晚上, 
他也能安靜地睡。 
青蛙們最怕熱, 
一天到晚鼓起肚皮大聲地罵。 
夏天先生是毛毛的好朋友。 
在早晨,好孩子都醒了, 
洗過臉就要到公園裡去散步, 
夏天先生就讓小麻雀做使者, 
輕輕地把她從遙遠的夢裡喚回來; 
在晚上,燈火都睡了, 
恐毛毛看著黑洞洞的屋子要害怕, 
夏天先生就讓小蝙蝠做守衛, 
飛來飛去不離開她的家。 
毛毛是個好孩子, 
她有一套漂亮的小夏裝, 
她有爸爸買給她的紙扇兒和紅瓤的冰西瓜, 
有小貓小狗陪她玩, 
還有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毛毛不怕天氣熱, 
她永遠是那麼快活的遊戲, 
那麼用心的讀書,那麼大聲的唱歌。

森林的詩
「太陽好! 
早晨好!」 
喜鵲小姐第一個睜開眼睛, 
打開綠色的百葉窗, 
向剛才來上班的太陽, 
向剛才起床的早晨, 
一遍又一遍地叫。 
頂著滿頭的露珠, 
小菌子從四面八方來集合了, 
排成一列列的小隊伍, 
讓風先生做指揮, 
在鋪滿野花的操場上 
開始做體操。 
啄木鳥叔叔最被大家尊敬, 
因為他是一個熱心腸的好醫生, 
每天都從早忙到晚, 
還沒吃過早飯, 
就被請走給老杉樹公公去看病, 
不帶體溫計, 
也沒有聽診器, 
他仔細的給老杉樹檢查, 
用他那長長的,又尖又快的大嘴巴。 
白兔弟弟最聽媽媽的話, 
一早起來就刷過牙,洗過那長長的大耳朵, 
他是辛勤的小園丁, 
不偷懶,愛工作, 
他種小花小草, 
種一畦小麻豆,也種一畦小胡瓜。 
他最高興的是看著 
播下去的種子變成了嫩芽。 
畫眉姑娘是個小小的音樂家, 
可是她不願意躲在家裡吹口琴, 
他怕住在森林裡的朋友們太寂寞, 
就飛東飛西去訪問, 
讓辛苦了一天的朋友們坐下來休息, 
聽她唱幾支世界上最好聽的歌。 
狐狸和狼不再做那些壞事情, 
他們現在是親熱的好鄰居, 
一對用功的好學生, 
他們在一起散步,在一起上學校, 
蜜蜂老師教他們唱歌,教他們識字, 
森林就是他們的大教室。 
貓頭鷹長年地戴著一副大眼鏡, 
你該知道,他是最有學問的老博士, 
白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 
讀那一厚冊一厚冊的硬皮書, 
到晚上一點也不想睡覺, 
不停的對著月亮和星星講故事, 
一歡喜起來就怪聲怪氣的笑。 

童話裡的王國
小弟弟騎著白馬去了,
小弟弟騎著白馬到童話的王國裡去了,
媽媽留不住他,
爸爸也留不住他,
就是小弟弟最愛聽的故事,
和最喜歡的小喇叭,
也留不住他。
啄木鳥知道了,很早很早就給小弟弟
把金銀城的兩扇門敲開啦;
老鼠國王知道了,
很早很早就穿上新的大禮服,
在那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底下迎接他啦! 
啊!熱鬧的日子,
高興的日子,
美麗的老鼠公主出嫁的日子呀。
(晴藍的天也藍得亮晶晶的,
藍得不能再藍啦!)
太陽先生扶著金手杖,
來參加這老鼠國王嫁女的婚禮來了。
風婆婆搖著扇兒,
也匆匆忙忙的趕來了。
—好多的客人哪!
只有小弟弟一個人, 
騎著美麗的小白馬。 
美麗的公主羞紅著臉請客人們吃酒了。
美麗的公主羞紅著臉伴著客人們跳舞了。
客人們高興得要瘋啦。
老鼠國王臉上笑得要開花啦。
(真的,這幸福的王國開遍了幸福的花!)
醉了的客人獻給公主的是—
一頂用彩雲編結的王冠。
太陽先生是個聰明的老紳士,
就用一串串的星星做贈禮,
—珍珠似的星星好鑲在那頂王冠上呀。
風婆婆送給公主一把蜂蜜做的梳子,
—好梳公主那烏黑的長頭髮呀。
小弟弟送她什麼好呢? 
小弟弟送她一個洋娃娃吧! 
兩隻年輕的小白兔抬著一頂紅紗轎,
一隊紡織娘的吹鼓手,
一隊螞蟻的小旗兵,
走遠了,走遠了
老鼠公主從金銀城嫁到百花城去了。
聽說公主的女婿,
是一隻漂亮體面的紅冠大公雞。 
夜好靜好深呀!
客人們都醉得不能走路了。
小弟弟的眼睛小得只剩下一道縫了。
小弟弟要睡了。 
小弟弟呀!小弟弟呀!
媽媽和爸爸在叫你哪!
小弟弟呀!小弟弟呀!
你的大喇叭急得要哭啦! 
小弟弟,快回去吧!
你若是害怕夜路,
螢火蟲會提著燈籠送你回家。 
把好心的風婆婆送給你的糖果 
留給小妹妹吃;
把老鼠國王送給你的搖籃 
留給小妹妹睡;
太陽先生送給你的那顆小小的希望星,
就送給最愛你的小戀人罷。

春天在哪兒呀?
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呀?
小弟弟想了半天也搞不清;
頂著南風放長了線,
就請風箏去打聽。

海鷗說:春天坐著船在海上旅行,
難道你還沒有聽見水手們迎接春天的歌聲?
燕子說:春天在天空裡休息,
難道你還沒有看見忙來忙去的雲彩,
仔細的把天空擦得那麼藍又那麼亮?
麻雀說:春天在田野裡沿著小河散步,
難道你還沒有看見大地從冬眠裡醒來,
梳過了森林的頭髮,又給原野換上新裳?

太陽說:春天在我的心裡燃燒,
春天在花朵的臉上微笑,
春天在學校裡跟著孩子們一道遊戲一道上課,
春天在工廠裡伴著工人們一面工作又一面唱歌,
春天穿過了每一條熱鬧的大街,
春天也走進了每一條骯髒的小巷,
輕輕的爬過了你鄰家的牆,
也輕輕的走進了你的家。

小弟弟說:讓春天住在我的家裡罷!
我會把最好吃的糖果給它吃,
媽媽會給她預備一張最舒服的小木床,
等到打回大陸去,
讓爸爸媽媽帶著我跟春天一起回家鄉。


樹葉是小毛蟲的搖籃。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
歌唱的鳥兒誰都有一個舒適的巢。
辛勤的螞蟻和蜜蜂都住著漂亮的大宿舍,
螃蟹和小魚的家在藍色的小河裡。
綠色無際的原野是蚱蜢和蜻蜓的家園。

可憐的風沒有家,
跑東跑西也找不到一個地方休息。
飄流的雲沒有家,
天一陰就急得不住的流眼淚。
小弟弟和小妹妹最幸福哪!
生下來就有媽媽爸爸給準備好了家,
在家裡安安穩穩的長大。

水果們的晚會
窗外流動著寶石藍色的夜, 
屋子流進來牛乳一樣白的月光, 
水果店的鐘噹噹地敲過了十二下, 
美麗的水果們就都一齊醒過來, 
請夜風指揮蟲兒們的樂隊來伴奏, 
這奇異的晚會就開了場。 

第一個是香蕉姑娘和鳳梨小姐的高山舞, 
跳起來裙子就飄呀飄的那長;  
緊接著是龍眼先生們來翻筋斗,
一起一落的劈拍響; 
西瓜和甘蔗可真滑稽, 
一隊胖來一隊瘦,怪模怪樣的演雙簧; 
芒果和楊桃只會笑, 
不停的喊好,不停的鼓掌。 

鬧呀笑呀的真高興, 
最後是全體水果們的大合唱, 
她們唱醒了沈睡著的夜, 
她們唱醒了沈睡著的雲彩, 
也唱來了美麗的早晨, 
唱出來了美麗的早晨的太陽。

夏 夜
蝴蝶和蜜蜂帶著花朵的蜜糖回家了,
羊隊和牛群告別了田野回家了,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夏天的夜就輕輕地來了。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的爬下來了。
來了!來了!
從椰子樹梢上輕輕的爬下來了。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美麗的夏夜呀!涼爽的夏夜呀!
小雞和小鴨們關在欄裡睡了。
聽完老祖母的故事,
小弟弟和小妹妹也闔上眼睛走向夢鄉了。
(小妹妹夢見她變做蝴蝶在大花園裡忽東忽西的飛,
小弟弟夢見他變做一條魚在藍色的大海裡游水。)
睡了!都睡了!
朦朧地,山巒靜靜的睡了!
朦朧地,田野靜靜的睡了!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伸長了藤蔓輕輕地往屋頂上爬。
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
低聲的歌唱著溜過灣灣的小橋。
只有夜風還醒著,
從竹林裡跑出來,
跟著提燈的螢火蟲,
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的旅行。

其他文章 

回首頁

回總目錄 

回首頁